黄初六年(225年),曹丕南征归来,路过雍丘,与曹植见面,增其户五百。由于曹植之前一直受到打压、限制,曹丕这次封赏,让曹植大为感动,于是撰写《自戒令》,表达自己的心情和志向。
原文吾昔以信人之心,无忌于左右,深为东郡太守王机、防辅吏仓辑等任所诬白,获罪圣朝,身轻于鸿毛,而谤重于太山。赖蒙帝主天地之仁,违百寮之典议,赦三千之首戾,反我旧居,袭我初服,云雨之施,焉有量哉!反旋在国,揵门退扫,形影相守,出入二载,机等吹毛求瑕,千端万绪,然终无可言者。及到雍,又为监官所举,亦以纷若,于今复三年矣,然卒归不能有病于孤者,信心足以贯于神明也。
昔雄渠李广,武发石开;邹子囚燕,中夏霜下;杞妻哭梁,山为之崩。固精诚可以动天地金石,何况于人乎!今皇帝遥过鄙国,旷然大赦,与孤更始,欣笑和乐以欢孤,陨涕咨嗟以悼孤,丰赐光厚,訾重千金,损乘舆之副,竭中黄之府,名马充厩,驱牛塞路,孤以何德而当斯惠?孤以何功而纳斯贶?
富而不吝,宠至不骄者,则周公其人也。孤小人尔,深更以荣为感,何者?将恐简易之尤,出于细微,脱尔之愆,一朝复露也。故欲循吾往业,守吾初志,欲使皇帝恩在摩天,使孤心常存人地,将以全陛下厚德,究孤犬马之年,此难能也。然孤固欲行众人之所难。《诗》曰:「德輶如毛,人鲜克举之。」此之谓也。故为此令,著于宫门,欲使左右共观志焉。
译文我当初轻信别人,对于左右之人没有防范,受到东郡太守王机、防辅吏仓辑等人的陷害,获罪于朝廷。幸亏皇帝陛下仁德,不顾百官的建议,赦免了我,让我回到旧居,重新穿上了以前的衣服。

皇帝的恩德,真的如云雨一般,不可估量。回到封国之后,我闭门自守,不与人交接,王机等人却吹毛求疵,两年的时间最终也没有能够陷害我。后来徙封雍丘王,又被监国谒者所举报,纠缠纷纷,到如今已经三年了,但最终也不能陷害我。
我因此确认神明是能够知道人心的。当初李广误认为石头是老虎,举箭射之,石头居然开裂;邹衍是忠臣义士,被陷害囚禁,他仰天而哭,结果五月的天气居然降下寒霜;杞梁之妻,哭的城墙都崩塌了。所以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现在皇帝驾临我的封国,与我相谈甚欢,我们兄弟两个聊得鼻涕眼泪都出来了。对我的赏赐更是丰厚,黄金、车马、衣服、器物都堵塞了道路。我何德何能,有何功劳能够享受这样的赏赐呢?

富而不吝,宠而不骄,只有周公那样的圣人可以做到。我只是个小人,对此深感荣幸,为什么呢?是害怕我不注重细节的毛病再犯,无心的过失再次出现。所以想要遵循我以前的做法,坚守我最初的志向。
想要让皇帝的恩德常在,我能够慢慢享受,以此来保全陛下的深厚的恩德。从我的余生来看,这有些难,但我还是想要坚持做到。《诗经》说:"德行如同毛羽轻,很少有人能高举。"说的就是这种情形啊。

因为以上的原因,所以撰写这篇《自戒令》,悬挂于宫门之外,让我身边的人都了解我的志向。
总结曹丕即位之后,对于诸侯王限制颇严,对于曾与自己夺嫡的曹植更是严防死守。多次指使别人上奏曹植的罪行,并派人监视曹植。但225年曹丕与曹植相见,兄弟俩的关系似乎有所缓和。但曹植却没有放松警惕,所以作《自戒令》,警示自己,也向曹丕及其他人表明心迹。
参考资料:《文馆词林》六百九十五、《艺文类聚》五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