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6款比亚迪宋Pro DM-i上市:
9.98万起,3.2L油耗,1508公里续航,普通人买车到底图个啥?
最近,2026款比亚迪宋Pro DM-i正式上市,官方给出的限时起售价是9.98万元。
这个价格一出,不少正在看车的朋友立刻坐不住了。
毕竟,在今天这个燃油车还在拼命降价、新能源车卷到连方向盘都想省掉的市场里,一款起售价不到10万、百公里亏电油耗只有3.2升、满油满电综合续航能跑1508公里的插混SUV,听起来几乎像是“天上掉馅饼”。
但问题是:天上真的会掉馅饼吗?
还是说,这不过是车企又一次精准拿捏了普通家庭用户的真实需求?
我们不妨放下那些花里胡哨的参数表,回到最朴素的问题:
一个普通家庭买车,到底图个啥?
图便宜?图省油?图能跑?图坐着舒服?
还是图孩子能在后排安安稳稳睡个觉,老婆不用因为颠簸晕车而抱怨?
说到底,买车不是买手机,不是换个壳、升个芯片就值得炫耀。
对大多数人来说,车是工具,是每天通勤的伙伴,是周末带娃出游的移动客厅,是关键时刻能拉全家跑几百公里的“安全感”。
而2026款宋Pro DM-i,恰恰是在这些“小事”上,做了不少实在的改进。
先说价格。
9.98万元起,这是在“超级置换权益”之后的限时价格。
虽然带了点促销性质,但要知道,这可不是一辆低配到连空调都要选装的入门车,而是一辆轴距2712毫米、标配独立后悬架、带DiLink 100智能座舱、支持无麦K歌和手车互联的紧凑型SUV。
横向对比一下,同价位的合资燃油SUV,很多还在用板簧后悬、手动空调、小屏幕甚至卤素大灯。
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再看油耗。
官方说百公里亏电油耗3.2升。
什么叫“亏电油耗”?
简单说,就是电池没电了,纯靠发动机跑的时候,每百公里烧3.2升油。
什么概念?
按现在92号汽油7.5元/升算,一公里油费不到2毛5。
如果家里有充电桩,日常通勤用纯电,每公里成本甚至不到1毛钱。
一个月跑1500公里,电费可能就100出头。
这种用车成本,对一个普通工薪家庭来说,不是“省一点”,而是“省一大截”。
更关键的是续航。
133公里的纯电续航,意味着什么?
北京到天津120公里,上海到苏州不到100公里。
很多人的日常通勤单程也就20-30公里。
充一次电,能用整整一周,完全不用加油。而一旦要跑长途,加满一箱油(约55升),再配上满电状态,综合续航1508公里:
从广州开到长沙,中途都不用加油。
这种“城市用电、长途用油”的模式,既避开了纯电车的补能焦虑,又享受了电车的低成本和静谧性。
很多人会问:插混车是不是“两头不讨好”?
电不够多,油不够省?
但第五代DM技术已经把这个问题基本解决了。
宋Pro DM-i用的这套系统,发动机热效率高达46%,电机响应快,E-CVT变速箱平顺,开起来既不像老式混动那样“拖沓”,也不像某些增程车高速乏力。
日常代步轻快,高速超车也有底气。
再说底盘。过去老款宋Pro被吐槽最多的就是后悬架:
三连杆非独立,过个减速带都像在“打鼓”。
这次2026款全系标配前麦弗逊+后四连杆独立悬架,而且工程师还专门调校过阻尼,过坑洼路面时多余弹跳少了,车身更稳。
带老人孩子出门,后排不再“颠得想吐”,这才是家庭用户真正在乎的细节。
内饰变化也值得一说。
最显眼的,是把原来中控台那个“鸡腿挡把”换成了怀挡。
有人觉得少了点“开车的感觉”,但实际用起来,好处很明显:中控台下方空出一大块储物空间,手机、钱包、纸巾、水杯都能各归其位,不再堆在副驾脚垫上。
而且换挡时手不用离开方向盘,安全性更高。再加上50W无线快充、保留的实体按键,比如自动泊车、驾驶模式切换,既现代又实用。
智能化方面,比亚迪也没搞那些“为了智能而智能”的花架子。
DiLink 100系统支持华为、小米手机镜像,导航、音乐、视频都能无缝流转。
上车前在手机上听的歌,上车自动续播;
手机上设好的导航,直接投到车机大屏。还有“无麦K歌”:
不用麦克风也能全车欢唱,自带混音效果,孩子跟着唱儿歌,爸妈对唱老情歌,旅途不再无聊。
游戏中心里还有成语接龙、猜谜语,既能打发时间,又能让孩子学点东西。
这些功能看起来“不硬核”,但恰恰是家庭出行中最常用、最能提升幸福感的部分。
颜色上,新增了“冰珀青”,灵感来自宋代影青瓷,温润通透,不张扬但有质感。
内饰也多了“未央灰”配色,介于黑与浅灰之间,耐脏又显高级。
这些细节,说明比亚迪真的在琢磨家庭用户的审美和生活习惯。
当然,也有人会说:
隔壁吉利银河星舰7、长安启源Q05、奇瑞风云T8,价格差不多,配置也不差,为啥非得选比亚迪?
这就要说到“系统性优势”了。
比亚迪不是靠某一项技术单点突破,而是把电池、电机、电控、混动系统、整车制造全部打通。
宋家族累计销量超380万辆,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它的供应链成熟、品控稳定、售后网点多、维修成本低。
你买一辆宋Pro,不用担心三年后找不到配件,也不用担心软件没人更新。
这种“踏实感”,是新势力品牌短期内很难给的。
而且,比亚迪这次把很多原本只在高配甚至旗舰车上才有的功能,下放到了10万出头的车型上。
比如全系标配的独立后悬架、怀挡、DiLink 100、主动闭合式进气格栅,能降低风阻、加快热机,甚至还有“天神之眼C”辅助驾驶系统,支持高速领航和自动泊车。
这些配置,在合资品牌里可能要20万以上才能见到。
说到底,2026款宋Pro DM-i的成功,不在于它有多“炫技”,而在于它足够“懂人”。
它知道年轻人预算有限,所以把起售价压到9.98万;
它知道家庭用户怕油耗高,所以把亏电油耗做到3.2L;
它知道通勤族不想天天充电,所以把纯电续航拉到133公里;
它知道带娃出门最怕吵闹颠簸,所以优化悬架、加入亲子娱乐功能;
它知道中控台乱糟糟影响心情,所以用怀挡腾出储物空间……
这些改进,没有一个是为了刷存在感,全是为了让车更好用、更省心、更贴近真实生活。
在这个新能源车动不动就谈“智能驾驶”、“生态闭环”、“用户共创”的时代,比亚迪反而回归了最朴素的逻辑:
车,首先是用来开的,其次是用来服务人的。
2026款宋Pro DM-i或许不是最酷的车,也不是最便宜的车,但它很可能是最“适合普通人”的车。
它不追求极致性能,也不堆砌华而不实的配置,而是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解决用户每天都会遇到的小问题。
而这,恰恰是大多数家庭买车时最需要的东西。
最后说一句:如果你正在看10-15万价位的SUV,不管是燃油还是新能源,建议你去试驾一下2026款宋Pro DM-i。
不是因为它完美无缺,而是因为它让你明白,一辆好车,不一定非要“惊艳”,但一定要“贴心”。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能有一辆车,让你每天上下班少花点钱,周末带家人多点安心,长途出行少点焦虑,就已经足够珍贵了。
而2026款宋Pro DM-i,正在努力成为这样一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