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SIM卡都可以在家里自助激活了,买了iPhone17 Air,中国联通却告诉我eSIM还得去线下营业厅办理激活。”
“iPhone 17 Air的销量未达预期,苹果已决定减产约100万台,eSIM卡不香了吗?”
“以前换手机,关机拔卡3分钟搞定。现在用eSIM换手机,查运营商支持、跑线下营业厅、等审核迁移,要是两个号不同运营商,还得跑两趟,换个手机比办社保还费劲。”
双11电商大促逐步来到高潮,搭载eSIM卡功能的iPhone 17 Air正式开售,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然而,Phone 17 Air的市场表现与前期热度形成强烈反差,销量远远不及预期,苹果甚至削减了后续生产计划。在iPhone Air遇冷的同时,关于eSIM卡的吐槽也不绝于耳。
有网友吐槽,海外版支持的8张eSIM存储上限,在国行被压缩至2张,甚至这2张都要打折扣,移动、电信多数地区仍处于“暂未接到通知”状态。本应简化流程的空中写卡,反倒比实体卡多了数倍手续。
我也咨询了中国联通,联想方面表示现在开通iPhone 17 Air的eSIM卡功能,需要我本人带着身份证去线下实体营业厅办理,流程颇为复杂。
我们忍不住想问,此前被各路专家纷纷看好的eSIM卡,到底会让生活更糟糕还是更美好?
01
eSIM的本质:
手机空间效率革命
在讨论eSIM之前,我们要明确一个事实--eSIM正式开始商用,不是通信技术的一次革命升级(eSIM是一个比较老的技术了),而是手机空间效率革命的倒逼。
当下旗舰机要堆大电池、强散热、多摄像头、快充芯片,内部空间早已“寸土寸金”,实体SIM卡看似小,但其配套的卡槽、卡托、金属触点、排线甚至防水密封结构,也要占据不少空间,若是取消后能释放关键空间。因此,极少占用空间的eSIM方案被广泛追捧。
在eSIM正式商用之前, 行业想到了一个折中办法,也就是让手机SIM卡变得越来越小。可能老用户还记得,90年代早期的手机SIM卡很大,有一张身份证那么大。后来,SIM卡从最初的全尺寸SIM(85.6mm×53.98mm)逐渐演变为Mini SIM(25mm×15mm)、Micro SIM(15mm×12mm),再到现在主流的Nano SIM(12.3mm×8.8mm)。虽然Nano SIM卡本身尺寸较小,但它需要搭配其他部件,这些整体在手机主板上依然会占据一定空间。

相比实体SIM卡,eSIM卡是嵌入式的,直接集成在手机主板上,无需卡槽和托盘等部件,其尺寸比Nano SIM卡还小很多,能为手机内部腾出更多空间。例如,iPhone Air取消实体卡槽后,电池容量提升了15%,机身厚度只有0.5毫米。此外,节省下来的空间还可以用于添加更强大的处理器、更好的相机模块或更高效的散热系统等,从而提升手机的整体性能和功能。
可以预计,随着市场发展以及政策引导,未来华为、小米、ov等厂商,大概率都会推出支持eSIM的手机。
02
eSIM初期发展遇阻:
需线下办理成最大槽点
这两天,我汇总了网友对eSIM的吐槽,虽然声音纷杂,但大多都集中在“线下办理繁琐”这个维度,很少有网友质疑使用eSIM后的使用习惯。
确实,现在都2025年了,交话费、办套餐、甚至补卡都能在线上搞定,偏偏eSIM开通还得绑死“线下+本人+带旧机”的模式。
我买无实体卡手机,图的就是不用跑营业厅、不用跟实体卡较劲的方便,结果反倒因为开通服务,多跑了一趟更远的路,多花了一堆本没必要的时间。
另外,根据我多年在线下走访的经验来看,现在全国三大运营商的营业厅数量都在显著减少,主要原因是移动支付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缴费、转套餐等业务都可以在网上完成,对线下营业厅的需求大幅减少。
我们现在打开手机地图看看,5公里内往往很难找到可以办理这种业务的营业厅。
去年夏天,我给孩子的小天才电话手表办理一张联通的副卡,在地图上找到多个联通门店,到了后均表示无法办理(很多联通门店是加盟店或者挂着联通的招牌,实则不是传统营业厅,主要卖手机或者开通宽带等服务)。后来开车近40分钟,跑了一趟北辰区,才在果园店办理成功。
所以,搭载eSIM卡功能的手机,要想真正意义上普及,最急迫的改革,就是能够让用户进行自主在线注册。
且一定要简化流程,就像注册一个微信或者邮箱账号那般简单。
03
动态看待行业发展:未来或将成为主流
行业观察人士刘秘秘对eSIM卡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表示“我们要用动态的眼光看待eSIM卡发展”,并从多个维度阐述了其未来发展的核心优势。
一、eSIM卡的灵活性与操作便捷性远超实体卡,(因为其虚拟性特征)未来不仅支持线上升级,还能直接在手机端完成注册激活,彻底摆脱对营业厅的依赖。将来,即便更换手机设备,也能像新手机登录新微信一样轻松转移,充分适配用户多场景使用需求,大幅提升使用体验。
二、eSIM卡从根源上解决了实体卡的痛点。相比体积小巧、极易遗失且遗失后需额外花费时间补办的实体卡,eSIM卡无需实体载体,既便携又能避免丢失风险,帮用户省去重复补办的成本与麻烦。
三、eSIM卡的安全性更具保障,通过整合姓名、身份证等基础信息,搭配人脸、指纹、声音等专属生物特征验证,构建起多重防护屏障,能有效防范他人冒充盗用的风险,为用户使用保驾护航。
更早之前,知名电信专家付亮也表示,我国eSIM手机应用正式从准备阶段迈向商用落地阶段,其意义不仅限于通信终端形态的优化,更是运营商终端与业务协同生态构建的重要突破。eSIM取消卡槽的设计优化,能直接推动手机轻薄化或续航提升,而运营商通过eSIM合约绑定终端的模式,又能反向促进定制机发展,形成正向循环。
写在最后:搭载eSIM技术的iPhone17 Air,首战败退,让人唏嘘不已。不过,同样搭载eSIM的华为Mate80即将来袭,它将会表现如何?
华为不同于iPhone,华为是通信领域的规则制定者,Mate80(eSIM版)如果表现好,将会推进我国eSIM相关产业前进一大步,反之亦然。
关于这一点,咱们拭目以待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