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宝骏云海 VS 吉利银河E5:10-15 万新能源 SUV,试过才知道哪款更对味

站在 4S 店展厅里,10-15 万级新能源 SUV 就像货架上的热门款,挑来挑去总绕不开宝骏云海和吉利银河 E5。这次

站在 4S 店展厅里,10-15 万级新能源 SUV 就像货架上的热门款,挑来挑去总绕不开宝骏云海和吉利银河 E5。这次不搞 “云评测”,也不强行安利,就跟着咱们选车、用车的真实节奏 —— 从第一眼顺眼不顺眼,到坐进去舒不舒服,再到开起来顺手不顺手,再到算算账长期用着省心不省心,把两款车的细节掰开揉碎了说,帮你找到更合自己需求的那台。

初见:绕车三圈,先看 “眼缘” 和 “体感”

选车跟处对象似的,先得看对眼,再琢磨 “能不能处”。这两款车在设计和空间上,走的完全是不同路子。

走到宝骏云海跟前,第一感觉是 “不张扬但有细节”:封闭式前脸配着 L 型大灯,灯边那圈镀铬饰条在太阳下会泛细闪,不扎眼但记不住都难;伸手摸车身,选 “俊雅蓝” 这个色的话,能摸到漆面特别细腻,换个角度看,颜色还会从浅蓝慢慢过渡到深蓝,比普通单色漆显档次;绕到侧面,腰线从车头溜到车尾特别顺,门把手跟车身齐平,关门时能明显感觉到 “沉”,低风阻轮圈没花里胡哨的装饰,转起来干干净净;车尾贯穿式尾灯点亮后红光特别匀,没那种一块亮一块暗的情况,后包围下面藏着排气,整体看着就是 “居家过日子的靠谱样”。

再看吉利银河 E5,车头 “光之涟漪” 格栅辨识度拉满,哪怕是封闭式的,凑近看格栅纹路也能看出层次感;尖形大灯比云海的 L 型灯更 “凶”,转向灯流水效果很丝滑;侧面隐藏式门把手按一下会弹出来,比云海的固定门把手多了点科技感,顶配的 19 英寸轮毂造型偏运动,但边缘亮面容易沾指纹,后续擦车得多费点劲;车尾扰流板比云海大一圈,跑高速时能隐约感觉到抓地力,贯穿式尾灯灯带更宽,晚上开车老远就能认出来,属于 “出门有面儿” 的类型。

拉开宝骏云海的车门,云霞米色内饰比照片里暖多了,手往中控台一放,软质材料摸起来软软的,按一下还能轻微回弹,没有硬塑料那种硌手的生硬感;仪表盘和中控屏连在一起,15.6 英寸的屏边框特别窄,开机后哪怕太阳直射,屏幕也不反光,看得清清楚楚;低头看中央扶手箱,里面铺了植绒,放手机不会哐当响,扶手箱盖还能调角度,胳膊搭上去刚好不费劲;空调出风口是隐藏的,出风时几乎听不到风噪,调温度的时候,中控屏反应也快,不用等。

坐进吉利银河 E5 的驾驶座,双辐式方向盘握感比云海的圆形盘更运动,按按键时 “咔嗒” 一声特别脆,反馈很明显;中控台软硬材料拼接处特别齐,没毛边,窄条幅仪表盘虽然小,但该显示的信息一点不少,导航信息还能跟中控屏同步,不用来回瞟;车内氛围灯能换好几种颜色,晚上开车时灯光从门板底下透出来,不晃眼还显氛围;不过有个小遗憾,中控屏下面实体按键太少,调个空调得在屏幕上点,开着车操作多少有点分心。

找个 1.8 米的人坐进宝骏云海驾驶座,调好座椅后,头顶离车顶还能空出一拳多(大概 100 毫米),腿能伸直,不会顶到方向盘下面;后排坐三个成年人,中间那个人的脚能平放在几乎纯平的地板上,不用跟别的车似的 “踮着脚委屈自己”;后排坐垫比普通车厚 15 毫米,坐久了也不硌腿,靠背角度也舒服,不用弯腰弓背;周末带娃出门,后排装了儿童安全座椅,旁边还能再坐个大人,不挤;后备箱塞两个 28 寸行李箱,还能塞下儿童推车和几个背包,后排座椅放倒后,1.8 米的人躺进去都没问题,自驾游累了能临时歇会儿。

同样 1.8 米的人坐进吉利银河 E5 驾驶座,头部空间比云海少一点(大概 80 毫米),但也不会觉得压得慌;后排坐三个成年人,中间那个人的头部会有点紧,但腿还能伸开;后排座椅靠背能调两档,调到倾斜的时候舒服点,但中间扶手比较短,只能放两个水杯;后备箱放两个 28 寸行李箱后,剩下的空间比云海小,儿童推车得折起来才能塞进去,不过好在有个 51 升的下沉储物区,湿毛巾和干衣服能分开装,不会串味儿,这点还挺贴心。

上手:车机好不好用,辅助功能能不能 “搭把手”

坐得舒服了,就得琢磨 “这台车能不能跟自己‘聊得来’”—— 车机顺不顺手,辅助功能能不能帮上忙,这些细节影响日常开车的心情。

用宝骏云海的时候,随口说 “你好宝骏,开空调”,哪怕带点方言口音,车机也能很快听明白,不用重复说好几遍;导航时说 “避开堵车的路”,车机马上就重新规划路线,中控屏上地图缩放特别顺,不卡;要是去露营,开 “露营模式” 后,车机会自动保持外放电,还能把车内灯关掉,不浪费电;手机连上车机,直接播手机里的歌,音质比不少同价位车好;不过有个小不足,车机应用商店里 APP 不多,只能下微信、高德地图这些常用的,想装小众 APP 有点难。

操作吉利银河 E5 的车机,说 “你好银河,导航到附近的加油站”,响应很快,但要是带方言,就容易 “听不懂”;中控屏和手机联动的时候,导航、音乐都能同步过来,操作挺方便;不过没有专门的露营模式,外放电得手动调,屏幕上步骤比云海多一步;好在车机跑得很顺,同时开导航和音乐也不卡,龙鹰一号芯片应付日常用没问题,不用怕 “死机卡顿”。

开宝骏云海跑高速,开了辅助驾驶后,车能稳稳待在车道中间,遇到弯道会慢慢转过去,不会跟有的车似的 “画龙”;跟车时能自动调距离,前车减速,自己的车也会平稳减速,不会突然踩刹车吓一跳;进隧道时,车会自动开大灯,出隧道又自动关,不用自己动手;停车的时候,哪怕是窄点的侧方车位,车机也能很快认出来,方向盘自动转的时候很稳,不猛打方向,平均 30 秒就能停好;要是不想用辅助泊车,反着拨一下拨杆就能关,操作特别直观,不用琢磨。

吉利银河 E5 的辅助驾驶,高速上车道保持能让车基本待在中间,但遇到轻微弯道,就得自己动手调方向,不能像云海那样自己转;跟车时能调的距离范围比较小,容易被别的车加塞;而且只有顶配才有泊车功能,操作时得先按中控屏上的 “泊车” 按钮,认车位比云海慢,停好后车身离路边也宽一点;不过对新手来说,也能应付基本的停车需求,不至于 “停半天停不进去”。

上路:踩下去的动力,过坎的感受,才是 “长期相处” 的关键

不管外观多好看、配置多花哨,开起来的感觉才是 “过日子的根本”。这两款车在动力和底盘上,差别特别明显。

开宝骏云海纯电版,轻踩加速踏板,150kW 电机的动力是慢慢出来的,没有传统油车换挡的顿挫感,从车库出来上环路,动力一直跟脚,不会 “踩轻了不走,踩重了窜”;超车时深踩踏板,推背感不算强,但日常路况完全够用;要是选插混版,纯电模式跟纯电版没区别,没电了切混动模式,1.5L 发动机介入时震动特别轻,不看仪表盘都可能没察觉;跑高速巡航时,发动机转速很稳,车内几乎听不到发动机的噪音,聊天不用扯着嗓子。

踩吉利银河 E5 的加速踏板,160kW 电机的动力来得更直接,起步时能明显感觉到推背感,在城里超车变道特别灵活;官方说百公里加速 6.9 秒,红绿灯起步时,确实比云海纯电版 “猛”;但跑高速到 100km/h 以上,动力输出会慢慢变缓,不过匀速巡航时的安静程度,跟云海纯电版差不多,不会觉得吵。

开宝骏云海过小区门口的减速带,车速降到 20km/h,车身几乎没什么颠簸,后排家人不会觉得 “颠屁股”,悬挂把震动滤得很干净;走盘山公路,转弯时车身侧倾很小,方向盘指哪打哪,没有虚位,不用来回修正;跑高速遇到侧风,车身也很稳,不会晃;轮胎噪音也小,车内聊天正常音量就行,不用特意提高声音。

开吉利银河 E5 过减速带,悬挂滤震比云海稍弱,后排能感觉到轻微颠簸,但还在能接受的范围;盘山公路转弯时,车身侧倾比云海明显,得提前减速;方向盘很轻,女生开也不费劲,但高速上有一定虚位,得频繁微调才能保持在车道中间;高速上轮胎噪音比云海略大,不过开点音乐就能盖过去,影响不算大。

长期用:续航够不够用,补能方不方便,得算笔 “实在账”

选新能源车,较为关心的就是 “能不能跑得远”“补能麻不麻烦”—— 毕竟谁也不想开着开着没油没电,搁半路上着急。

宝骏云海纯电版有 500km 和 600km 两种续航(CLTC),日常通勤单程 20 公里,600km 版本满电后能跑 25 天左右,不用天天找充电桩;周末带家人去 300 公里外的景点,往返回来还剩 40% 以上的电,不用慌慌张张找地方充电;要是选插混版,纯电续航 140km,综合续航能到 1100km,春节返乡跑 600 公里,纯电跑 140 公里后切混动,全程不用进服务区充电,到地方表显油耗大概 5L/100km,加 200 块钱油还能再跑 400 公里;快充从 30% 充到 80%,实际用了 22 分钟(比官方说的 19.8 分钟多一点,可能是充电桩功率的问题),喝杯咖啡的功夫就能补 300km 续航,很方便。

吉利银河 E5 有 440km 和 530km 两种纯电续航(CLTC),同样单程 20 公里通勤,530km 版本满电后能跑 22 天,比云海 600km 版少 3 天;周末往返 300 公里,剩电大概 35%,得提前规划好返程后的充电;要是想跑长途,就得提前查好沿途的充电桩,虽然快充速度跟云海差不多,但因为没有混动版本,遇到充电桩排队,心里会比开云海插混版多些顾虑 —— 毕竟油能随时加,电得等。

总结:不是 “谁更好”,而是 “谁更适合你”

从第一眼看到长期用,宝骏云海和吉利银河 E5 的差别,其实是 “能不能覆盖你的需求”:

宝骏云海胜在 “全面”—— 纯电、插混两种动力,城里通勤、长途自驾都能应付;空间宽敞,装人装东西都灵活,适合一家人经常一起出门;辅助驾驶和方言车机门槛低,老人小孩用着也不费劲,特别贴合 “全家共用、偶尔跑远路” 的需求。

吉利银河 E5 赢在 “精准”—— 纯电动力冲劲足,设计偏运动,适合喜欢开快车的人;车机联动顺,小储物区实用,在城里短途开着很顺手,更适配 “自己开为主、家里能充电” 的情况。

两款车都对得起 10-15 万的价格,是没有好坏之分。选的时候不用纠结 “别人说哪个好”,重点看自己平时怎么用:要是家人常一起出行、偶尔要跑长途,宝骏云海的 “全能” 更对味;要是大多自己开、主要在城里转,吉利银河 E5 的 “个性” 更合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