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1日,上海一名顾客在某快餐店食用炸鸭腿时,切开后发现多只白色活蛆从肉缝中钻出,虫体长度约3毫米,并在酥皮下持续蠕动。顾客当即漱口缓解不适,但拒绝了店家提出的退款或赠饮方案,坚持保留证据并投诉。涉事门店回应称,因近期高温导致苍蝇增多,且“首次发生此类问题”,事后宣布永久下架炸鸭腿菜品。

市场监管部门突击检查发现,该店存在系统性管理漏洞:
冷链违规:冷库温度显示器被人为调高2℃,导致鸭腿(来自江苏某禽类加工厂)解冻后滋生蛆虫;
操作隐患:生熟食混放、油品检测报告过期,消毒柜未通电使用;
预案缺失:店员仅以“天气炎热”推诿,未追溯原料存储和油炸环节(中心温度需达70℃以上)。

此次事件并非孤例。2025年9月,上海一日料店同样曝出“炸鸡与三文鱼现活蛆”,店家辩称“蛆虫可能是外部爬入”(但专家指出高温油炸后活虫无法生存)。更早的6月,华莱士某门店也因炸鸡腿活蛆事件被调查。高温天气加剧了食品风险:
蛋白质类食品(肉类、海鲜、蛋类)易在存储不当下腐败,24小时内即可滋生寄生虫;
复热与隔夜菜:反复加热加速营养流失,冷藏不足则微生物倍增;
露天/外卖食品:暴露于空气中或配送延迟,污染概率陡升。

涉事企业虽致歉,但声明中“个别现象”的表述引发争议——网友晒出该品牌往年异物投诉记录,暴露快餐业依赖预制菜、压缩成本的通病。例如涉事鸭腿属“预炸调理食品”,若门店违规“化冻再冻”或复炸不足,风险极高。
消费者防护建议:✅ 观察油炸食品:油质浑浊、肉质异味者勿购;✅ 确认温度:即食产品应热气腾腾,中心烫口;✅ 夏季慎选高风险菜品:凉拌菜、隔夜海鲜、露天摊贩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