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当钻研中医后,对命理学的“乱象”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的账号又有一段时间没更新了,因最近一直在学中医,忙着考证,所以耽搁了。来了不少新关注的朋友,也有一些离开的易友,去留都

我的账号又有一段时间没更新了,因最近一直在学中医,忙着考证,所以耽搁了。来了不少新关注的朋友,也有一些离开的易友,去留都是缘分,我开这个号的本义上是想给大家传递正确的命理学习思路,让更多人能在纷繁复杂的命理信息中找到清晰的方向。

毕竟,命理文化博大精深,若没有系统的认知和正确的引导,很容易陷入片面解读或迷信盲从的误区。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将那些经过验证的、贴近生活的命理智慧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大家能从中获得启发,更好地理解自身与周遭世界的联系。让关注我的朋友真正有所收获。

但是,我的文章被踢出了流量池,很长时间都不获被推荐,有可能是某篇文章违反了违禁词,又或者是内容不被平台推流,具体原因不得而知,反正至今未能找到原因,莫名其妙就被后台限禁了,因此导致我呕心沥血创作的文章阅读量都不高,这多少令人有些不太愉快。

最近整理了三十多万字的中医学习资料,几乎是夜以继日,通过学习中医,对命理又有了更深的感悟。周易应用在人体上的判断,和中医有机整体认识,丰富了枯燥的干支取象,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外环境相互影响,气血阴阳的平衡决定着身体的健康状态。

而命理学以水火寒热阴阳阐明吉凶,而吉凶的判断方法以平衡论,命局阴阳趋于平衡为吉,阴阳趋于不平衡为不吉。

两者的理论方法是一样的,用的是周易节律冷暖,寒热规律。因此古人称为医易同源,即术数命理学与中医用的是同一种理论方法,源头都是周易。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已经写了很多,大家可以查看之前的文章。

据说最近命理界又热闹了,某某某又有了新的理论,某某某又发明了新的创见。长期以来,命理界一直乱象丛生,自从九十年代初,邵伟华先生开命理学先河以来,多少后来者都想振臂一呼,打着子平命理的旗号,信誓旦旦地唯我正宗,出书命名《子平正宗》,《子平真踪》;还有标榜命理祖传秘法,出书名《子平秘踪》;更有甚者,看到这些现象,高呼我要正本清源,于是乎,出书名《命理正源》;又有盲派大师粉墨登场,自称祖传多少代传人,一时间盲派命理书籍遍地都是,《盲派命理》、《盲派铁口断》、《命理珍宝》、《命理瑰宝》…还有江湖上铁刀门、金镖门、旺衰、格局等各类门派袍笏登场,各种著作琳琅满目,眼花缭乱,各家都标榜自己为正宗,各家都认为自己的理论起到了命理学正本清源的作用。尔曹身与名俱灭,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

反观中医学也是如此,特别清代,诸多名家,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见解,都认为自己掌握了中医理论真谛,我们从他们的书名就能看出,《医理真传》郑氏认为深得真传,相比其它医家,郑氏很实在,他认为“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症。亦不难于识症,而难于识阴阳”,主张以阴阳为纲,气之盛衰为核心,坎离为生命之根,用药以扶阳为要。只是一味强调用阳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而另一医家王氏则要改错,因此书名《医林改错》,身体疾病根源包括寒凝,瘀滞、湿热、痰湿等几个主要影响问题,王氏解决了部分瘀滞血瘀问题,应该说有他的经验认识,但远远达不到要“改错”的要求。还有“温病学派”的叶氏,强调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更是一叶障目。

更有清末备受推崇的医家彭氏则认为人体是圆运动,人体生命活动是一个周流不息的圆环,疾病则是循环环节出现异常。

这些医家都留下了著作,分别阅读了他们代表作,总觉得有不圆融之处,站在半山腰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知道山到底有多高,看到了一座山就认为这是最高的山。没有站在山巅上看问题,不识庐山的真正面目。

无论是命理学还是中医,这种各执一端的现象,是对传统文化整体性和复杂性的割裂。就像周易本身,包罗万象,核心是质朴的阴阳之理,如果把阴阳看做是物质世界的矛盾运动,则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矛盾无处不在,并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时不有。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这是总纲领,有了这个纲领依据,其他所有在实践过程中具体的“术”,都可以兼容并包。有人认为在八字这门术数中,阳气主富,阴气主贵的定位不正确。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万物生长靠太阳,地球本寒而依赖太阳。地球上的一切,都受太阳的绝对影响。因此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有了阳光,人类才能生存,动植物才能生长成活,人类依靠阳光而获取食物,所谓的财富无非就是为了吃饭,人老称之为归阴,就是阳没有了意思。但是光有阳不行,得有承载阳的阴,阴阳是一个太极整体,缺一而不成太极。

阴气为体、阳气为用。阳气为供生长之气,主衣食,但是阳气无制反主衣食不吉。这又回到周易强调的独阳不长的概念上了。阴气是永恒存在的,阳气是短暂易逝的,阴气太过,则对立之气阳气弱,论少衣食富不足。引申到性格上也是这样,阳重之人易冲动,阴重之人优柔寡断;阳重之人光明磊落,阴重之人暗室亏心。一切内容都依据太阳与地球的规律范围而被认识。

富贵从来不是单一阴阳属性所能决定的,阳旺阳有制,阴旺阴有制,阴阳平衡方能论富贵。这种制化,包括平衡局中财星的内容,财星为日主所克所用的人、事、物内容,都为财富的内容。没有人会认为,一个人口袋没有现金流,但拥有二十套房子的人是穷光蛋。

如乾造:甲辰 甲戌 丁酉 戊申

戌月以丙火入墓论阳气弱。以局中少阴旺气金为矛盾焦点,能平衡金为得失的关键。平衡金用阳气火,前提已经清楚阳气弱,此时需生助或救应。木生火肯定金,金有气平衡当令旺气金,得富。

有人认为,金是阴气,怎么是得富而不是得贵呢?或者富贵兼得呢?

此造阳弱,以助阳气而论吉。地支金动有合有穿全局动应,金泄土变化始终存在,而前三步运,运行北方水地,无法平衡阴气,到寅运发迹之时,年龄早已不适合了,但不影响中年声望与社会各种数不尽的虚贵头衔。从行运看,也是走到阳气之地开始崭露头角。

做学问需要兼容并蓄,不是盲目标榜自己“行高于人,众必非之”,真正有道行的人,有非凡见解之人,不会有这种盲目自大的语气。那些急于树立门户、争夺正统的做法,不仅容易误导后学者,也可能让原本深邃的智慧变得狭隘和片面。

对于痴迷命理学的爱好者,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擦亮慧眼,不为表象所惑,保持谦逊和理性,要客观尊重前人的智慧结晶,也要以开放的心态审视各种观点,通过不断验证和反思,逐步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系统而圆融的认知体系,如此才能在浩瀚的易理中找到真正的航向,不要被各种碎片化的理论和喧嚣妄见之争所蒙蔽。

我们学习传统文化,更应该抱着谦逊和开放的心态,博采众长,去伪存真,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完善认知,不要被江湖上各种标签和门户之见所束缚。周易变化无穷,岂是单一门派或一点小见识所能穷尽的?那些试图以偏概全、标榜唯一真理的做法,偏离了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初衷。

★提示:创作是场孤独旅行,您的赞评就是沿途最美的星光,更是持续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