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影音体验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或许都曾有过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在卖场里看起来惊艳无比的电视,搬回家后效果有时却大打折扣?答案往往不在于屏幕本身,而在于驱动屏幕的那颗“大脑”。当绝大多数电视还在被动地显示信号时,追觅电视搭载的Dreamind™ AI画质芯片,则让屏幕第一次拥有了主动“思考”和“理解”画面的能力,真正实现了从“看得清”到“看得懂”的跨越。
智能电视的新时代:需要一颗会思考的“芯”
回想早期的电视,其任务很单纯:将接收到的信号尽可能不失真地呈现出来。但随着片源质量参差不齐(如网络压缩视频、老电影)、观看环境光线多变(白天强光、夜晚昏暗)、以及内容类型多样化(电影、体育、游戏),“忠实还原”已无法满足我们对沉浸感的追求。这就好比一位只会照谱演奏的乐手,无法应对现场千变万化的氛围。追觅电视的Dreamind™ AI画质芯片,正是为解决这些复杂问题而生。它就像一位驻扎在电视内部的“专业影像工程师”,通过模仿人脑的感知方式,实时分析正在播放的内容、侦测周围的环境光线,甚至理解不同场景的特殊需求,然后对画面和声音进行动态的、精准的优化。这一切都得益于其背后强大的人工智能算法和深度学习能力,特别是其训练所依赖的百亿级画面样本库,远超传统画质芯片十亿量级的水平,为AI的精准判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大智慧能力,让每一帧画面都恰到好处
这颗AI大脑的智慧,具体体现在六个核心方面,它们协同工作,共同打造极致的影音体验:
• D-AI超分解析 :通过深度学习的超分算法,将 1080p内容智能提升至接近4K的水准。老电影变得细腻锐利,在线视频的细节也能脱胎换骨。
• D-AI原色引擎:确保色彩真实自然,避免过度鲜艳带来的“假感”,让人物肤色和自然景观都忠于我们肉眼所见的真实。
• D-AI对比优化:能智能平衡画面中的亮部和暗部细节,让夜景既不过暗而丢失细节,也不过曝而刺眼。
• D-AI光感调节:它如同电视的“自律神经”,能根据环境光线自动调节屏幕亮度和色温,白天清晰,夜晚柔和,时刻保护双眼。
• D-AI场景识别:无论是看电影、看球赛还是打游戏,它都能自动识别并切换到最佳画质模式,提供专属的优化方案。
• D-AI声光联动:创新地将声音与画面融合,让光影随音效律动,从而营造出被声场包围的沉浸感。
重点揭秘:D-AI超分解析——模糊片源的“高清修复术”
在六大能力中,D-AI超分解析功能尤为值得一提,它完美展现了百亿级样本训练的AI威力。我们经常会遇到想在大屏电视上重温经典老电影或观看网络视频的情况,但这些片源的分辨率往往不高,在大屏幕上会显得模糊、有颗粒感。
传统的解决方法就像是简单地把一张小图片放大,结果只会让像素点变大,画面更“马赛克”。而D-AI超分解析则完全不同。它可以理解为一种“AI猜画”的高级能力:凭借学习过百亿级高低分辨率图像对的经验,AI已经深刻理解了“一条清晰的边缘”、“一块逼真的纹理”应该是什么样子。
当遇到一段2K或更低分辨率的视频时,芯片会逐帧进行AI计算,不是简单地拉伸像素,而是智能地“补全”和“重建”出缺失的细节。例如,它能让人物的发丝更加根根分明,让建筑砖石的纹理清晰再现,甚至能智能修复因视频压缩产生的噪点。这意味着,即使没有4K片源,用户也能享受到接近4K的清晰观感,大大降低了享受高品质影音的门槛。
强大硬件与智慧软件的完美结合
当然,强大的AI算力需要顶级的硬件平台来承载。追觅V3000系列所采用的Aura Mini LED臻彩显示方案,提供了10亿以上的色彩、98%DCI-P3广色域和极高的对比度,为AI芯片的优化效果提供了精准的“画布”。高达300Hz的刷新率和5.3ms的超低延迟,则确保了在玩游戏或看体育赛事时,AI优化后的画面依然极致流畅、丝滑。
搭载Dreamind™ AI画质芯片的追觅电视,其意义不仅在于一系列技术的堆叠,更在于它重新定义了电视与人的关系。电视不再是一个冰冷的显示终端,而是一个懂得内容、适应环境、服务用户的智慧伙伴。配合其无开机广告的纯净体验和简约美学设计,追觅电视正引领家庭娱乐进入一个更智能、更沉浸的新时代。这颗会思考的“芯”,正是我们迈向未来智慧视听生活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