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治疗疟疾的奎宁、消炎

祥孝看历史 2023-01-13 14:36:38

抗战期间,治疗疟疾的奎宁、消炎灭菌的盘尼西林(青霉素)等重要药品特别紧缺,不止是在我八路军、新四军坚持抗战的解放区、根据地,连国统区核心所在重庆也是重金难求。 究其原因,这些药物基本全为进口而来,当时国内并无生产能力。随着日军基本封锁了大陆海岸线,以及1938年底占领香港,这些紧俏急需药物更无稳妥渠道输送到国内。 在1944年底、1945年初完全打通中印公路、滇缅公路以前,包括奎宁、盘尼西林等在内的紧俏物资只能通过驼峰航线飞越喜马拉雅山空运到昆明,然后往重庆等地转运分发,由此可知它们的珍贵之处。 这种背景下,这些药物基本都率先分配给各军政长官以及重庆国府上层人士,很多战区司令长官都没太多储备,更不要说普通军民了,即使能买到,他们也买不起。 很多商人会通过黑市加价购买、囤积本就炒到“天价”的这些药物,然后再转手获取暴利,或作为“礼品”送给他们认为需要结交的所谓“有力人士”,怎会轮到普通人。

0 阅读:4
祥孝看历史

祥孝看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