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撕完评委撕制片,好端端的电影节怎么大花戏骨们先撕作一团?

虽然今年从柏林到戛纳再到威尼斯都有中国电影闯入主竞赛并且拿到了重要奖项,算是给萧条已久的电影行业打了一剂强心针,但无可否

虽然今年从柏林到戛纳再到威尼斯都有中国电影闯入主竞赛并且拿到了重要奖项,算是给萧条已久的电影行业打了一剂强心针,但无可否认的事实是:电影之外的撕扯从来比电影本身更受关注,奖项没有八卦动人心。

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前两天刚结束的东京电影节,白百何从含沙射影到指名道姓,还有场外人员郝蕾对战辛芷蕾……大戏连唱,比早就式微的红毯争C更有看头。

因为这篇会涉及一些背景延伸和必要知识补充,便于更能消化下现在的混乱,所以字数还是比较多。还请见谅。

东京电影节作为全球14个国际A类电影节之一,关注度相对较低、参选片不如其它影展重磅,存在相对尴尬。

虽然张艺谋在柏林擒熊之前就拿到过东京电影节影帝,吴天明、田壮壮、朱旭、牛振华、霍建起、金雅琴、王千源、王景春、段奕宏……履历上也都有过东京电影节得奖的篇章。

但十几年前范冰冰凭《观音山》拿到东京电影节影后,网友们第一反应不是正视她的能力,而是先讨论了一番这个奖项到底是不是出身正统、含金量几何。

△而且那次范冰冰人在韩国拍戏,是没有现场接过奖杯的

2021年,曾担任过侯孝贤多部电影制片且和贾樟柯有二十多年密切合作的市山尚三出任艺术总监又给东京电影节带来一些改变,最显著的变化华语片更多了:

去年主竞赛一共15部,华语片就占了5部。张艾嘉、刘青云、易烊千玺、赵丽颖、辛芷蕾、董子健、刘昊然……不知道该说是金马影展东京分会场,还是微博之夜日本分会场。

今年华语片数量没有那么多,但也很吸引眼球。

鹏飞导演的《飞行家》改编自双雪涛同名小说,主演蒋奇明、李雪琴在内娱有一定知名度,电影也贴片了不少热门档期大片做预热宣传。

白百何、王传君、刘丹主演的《春树》由张律执导,入围消息传来的时候大家还有点懵,因为9月釜山电影节刚增设了主竞赛单元,拿到最佳影片的就是张律+白百何+刘丹这个阵容,而且单看海报好像人物造型也差不多。

网友大为震惊,以为张律竟然打规则擦边球拿A电影节得奖片再投B电影节,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同一班人在差不多时间里拍了两个戏,分别送到日韩参赛,而且都入围了主竞赛。

△连新浪电影在宣传《春树》入围时也没有很明确这两部之间的关系

但最大看点无疑是范冰冰携新片《地母》强势回归。

无论是从她时隔多年再次以演员身份参与奖项争夺的角度,还是东京电影节入围名单揭晓几小时后《地母》又得到了台湾金马奖包括最佳女主角在内的多项提名,都太大女主热血励志爽文了,人人都想看老牌大花如何“熹妃回宫”。

只是悬念中途变成了抓马。

明明5号晚上才颁奖,3号晚上8点多,白百何就顶着河北IP震惊“还能这么操作?”

同步流出的还有她朋友圈内容,从文案和配图来看都在吐槽有人过河拆桥。

消息被搬到豆瓣小组,很快有IP同在河北的momo用户(可以将这理解为半匿名者,毕竟叫momo的太多也就像水滴汇入大海是很难被精准锁定的)爆料,说沪圈以投资威胁评委文晏,指定要戏份其实不多的王传君拿影帝,为此不惜牺牲白百何,白百何觉得很不公平。

这个爆料乍看很有说服力,但稍微了解门道的从业者又很难接受,因为里面有太多不合理之处。

先不说“沪圈”具体指哪些人了(毕竟能满足沪籍+上戏+上海话剧中心+SMG相关四大条件任选二三还能被大家快速想起来的大多数都活跃在小荧屏而非大银幕),单说“东京电影节不允许影帝影后出自同一部电影”就很扯淡。

1999年张作骥拿大奖那年的两个演员奖,都给了西班牙电影《天涯寻梦》。

“最佳男/女演员奖”也从来没有规定番位高低或者戏份多寡,还是上面那个例子,《天涯寻梦》也是反映女性处境的电影,日版海报长这样👇

拿到东京影帝的男演员Carlos Álvarez-Nóvoa,回老家西班牙电影作家协会奖上拿的是最佳男配。

可这部电影难免小众,连在前线的媒体记者都很难快速提出来做反驳,何况当天晚些时候范冰冰粉丝也在晚些时候发文让大家调理心情。

4号有媒体拍到白百何带着两个儿子从东京回国,晚上又有传言说《地母》剧组确定不会出席5号闭幕式及颁奖礼。

5号白天还有个X截图说影帝蒋奇明影后福地桃子……

纷乱的消息以及大女主先行撤退溅起来的泥点子,把原本该重磅释出的惊喜搅浑汤了,网友们一边吃瓜一边质疑电影节的专业性,“怎么结果提前这么久就能泄露?”

这里又要稍微解释一下电影节的评奖方式和“召回”传统:

和华语三金提名先给出几个候选项再从中决出一个优胜者得奖的做法不同,电影节通常是给一个范围,评审要从中讨论出哪些作品的哪些层面值得被嘉奖。

参与报名的片子哪些能进主竞赛、哪些进次一级单元,或者去非竞赛类单元做展映,是由选片委员会决定的,各家艺术总监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市山尚三负责主导选片工作,但他不负责参与最后的评判。

△戛纳艺术总监福茂在《我与戛纳》里说,他一开始通知《托尼·厄德曼》入选“一种关注”,想着之后再给片方“其实你们进的是主竞赛”这个surprise

每年各竞赛单元评审团都由在行业内有一定贡献和地位的专业人士组成,影评人、导演、编剧、演员、摄影、制片、作曲家……具体分工不限,但都能提供自己所在领域的专业意见,这样讨论也会更详尽更全面。

△范冰冰之前当戛纳评委那次,法籍黎巴嫩裔电影配乐作曲家Gabriel Yared也是评委之一

讨论要在所有参赛影片放映结束后才能有结果,而我们熟知的这些电影节一般要持续十来天,参赛剧组出于预算(电影节期间所在地食宿价格是平常N倍)+主创档期协调的考虑都不会待满全程,完成必要工作(首映/采访/宣传物料拍摄)之后就会先撤。

很多剧组在完成了首映亮相+采访任务+必要拍摄后工作就会先撤,评审团最后讨论出了结果确认会给奖了,会再通知你回来出席闭幕式和颁奖礼。

△舒淇参加完《女孩》釜山首映就准备飞米兰看秀,结果临出发前收到召回通知

去年贾樟柯在颁奖礼之前自宣《风流一代》没有奖,就是因为没有被通知要留到最后。

5号中午范冰冰发博说“为团队拍出好电影而骄傲”👇

工作室文案强调“Thank U, Next”,也是一样的逻辑,是已经明确整部电影都无法争取到更多了,不如收拾心情前往下一站。

但在范冰冰潇洒挥别之前,小红书某日本IP网友“以生命起誓”的爆料已经被截图传得全网都是,内容大致是范冰冰竞争力极大,但以文晏为首的评论坚决给她奖,理由是题材敏感可能连带自己发展受影响。

爆料人认为这只是文晏扯的大旗,更深一层理由是年初范冰冰在柏林当评委为华语电影争取良多,但文晏《想飞的女孩》却颗粒无收,风水轮流转了文晏自然要给范冰冰使绊子。

甚至网络上还出现了一个更详细的进阶版本,说范冰冰本来已经确定封后,但文晏突然联合其他两位评论推出王传君当影帝,表示为兼顾地区平衡那么影后就该给《特蕾莎修女》女主Noomi Rapace。

这个说法是“生命起誓”的细化和补充,还给了“朝日新闻工作人员”这个出处。在场媒体准备好了稿件却临时被改,于是愤而说出真相,似乎也合乎逻辑。

那么范冰冰那句“关关难过关关过”和李玉、姚晨的安慰鼓励就显得别有深意了。

爆料满天飞,有站白百何有偏范冰冰的,但共同之处都是文晏为了私利把王传君推向了高位。网友们梳理二三,发现五人制评审团本该毫无牵扯,而文晏居然和几个人有直接或间接联系:

文晏给刁亦男做过很多年制片,其中包括另一位评委桂纶镁主演的《白日焰火》。

△《白日焰火》柏林红毯,左一文晏,左三桂纶镁

她监制和导演的多部作品都启用了本次评审团里那位Matthieu Laclau做剪辑。

本届东京电影节主竞赛评审主席Carlo Chatrian之前做洛迦诺电影节艺术总监,他在任期内曾邀请过刁亦男出任洛迦诺评委,四舍五入也算有利益牵扯。

于是颁奖礼直播时,评论区几乎全是揭发文晏操控评审结果的多语弹幕。

愤怒情绪在桂纶镁宣布王传君赢下最佳男演员称号的时候到达顶峰,他本人或许也看到了网络传言,在致辞时特意强调感谢了白百何和刘丹,“是她们的光亮照亮了角落里的我。”

但之后颁发的影后大奖却不是传闻中的Noomi Rapace,或者福地桃子个人,而是和9年前《七月与安生》拿下金马一样,把《恒星的另一边》里福地桃子+河濑直美当做一个整体去给予肯定。

偏偏那届金马被PK下去的就是全程大热范冰冰,时隔多年洗净铅华再演《地母》做到了比李雪莲还突破,结果又输给了“1+1>2”,她本人没发表意见但粉丝心疼得不行。

再看到东京电影节连最佳导演都能开出双黄蛋,就更觉得这奖颁得一言难尽。

得奖的《正面还是反面?》剧组早已离开,两位导演甚至是在机场行李转盘前录了得奖致谢VCR,登台领奖还有后续的记者会都是找人代为执行的。

实际在场的最佳导演还是只有《春树》张律,他在领奖时说团队的王传君没有笑容,被当成男男相护太心虚的实证,一时间社交平台上充斥着对这部“大女主”电影环女主获奖的嘲笑和辱骂。

去年东京电影节取消了颁奖礼后记者会的环节,但今年是有的。评委会主席Carlo Chatrian和桂纶镁都特意解释了为什么表演奖会这么颁:

福地桃子和河濑直美就是大家知道的“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至于王传君则是因为本届参赛作品大多以女性角色为主,男演员的选择本就不多,王传君表演安静内敛表达了很细腻的情感,给角色赋予了生命和光芒,所以五位评审一致通过他就是影帝。

互联网上对这个解释不太买账,还有人认定桂纶镁是被逼着说了这些违心的话。

但我看完了记者会全内容后,觉得《春树》质量还有王传君表演或许真的有可取之处。因为问题几乎全冲着张律创作而去,最后外国记者也肯定了王传君的表演,他才会说自己借了两位女演员的光、借了导演的光、借了环境的光,“是他们照亮了我,让我被看见,我没有做什么特别的处理。”

刘丹很快就为张律和王传君送上了祝福,而白百何这边始终没有动静。

记者会结束一个多小时后,新浪娱乐就发了文晏的独家专访,她在里面对外界各项指控做出了否认和澄清,表示自己不认识白百何也不太认识片方👇

表演奖不限主配,王传君拿影帝是得到了评委一致认可,她自己也很喜欢蒋奇明的表演,“是说不可能所有我喜欢的演员都得奖,他们都有突破性的表演,结果就只能是这样。”

无论文晏如何磨破嘴皮地说她自己可能在导演方面的建议和观点更被看重,表演方面重点输出的是斋藤工和桂纶镁,作为中国评委肯定会为中国电影解释和争取,且国际电影节没有哪个个人或公司可以做到一手遮天……可情绪上头的网友们根本不听。

大家找出2023年文晏和张律一起担任上影节主竞赛评委的旧闻,质问她这怎么就叫“不认识”?

网友还想问她几部电影出品方都有注册地为上海的公司,说明这背后就是有沪圈手笔,文晏居然还在采访中否认“不知道沪圈也没在上海找过投资”,整篇采访没有含金量就是纯洗地,不然你新浪为什么要限制评论展示?

而这时候,一致针对文晏的几拨人马再度分流,只有范冰冰粉丝还在死磕评审只手遮天、操纵结果希望求一个公平,因为传说中的白百何友人已经点名道姓地撕起了《春树》和《罗目的黄昏》制片人彭瑾。

白百何朋友圈这条“如果没有人邀请你,那就不要去”又和所谓友人晒出来那个“彭总(彭瑾)通知没奖,4号回国”相对应,算是默认了这次开撕。

再到她本人发文说尽心酸,大家终于确定这事儿从头到尾就和王传君没关系,矛盾确实就不在奖项,而在片方尤其是彭瑾的区别待遇。

彭瑾其实演了《春树》,是白百何角色的妈妈,戏份仅排在刘丹之后。

但她并非演员出身,更为人所知的身份是四川峨眉电影集团艺术总监、峨影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峨影集团就是以前的峨眉电影厂,这些年《吾爱敦煌》《熊猫计划》《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长夜将尽》《里斯本丸沉没》等电影背后都有峨影集团的投资。

张律并非科班出身,他是朝鲜族,读完延边大学中国文学专业后留校任教了一段时间,80年代末辞职去北京,以作家身份和还没开始拍电影的李沧东成为好友。

2000年,39岁的张律和朋友打赌,在0认知0经验0资金的前提下,找了帮电影学院的学生一起拍了部短片,没想到这部《11岁》竟然还进了威尼斯短片竞赛单元。

△2023年张律出任上影节主竞赛评委,官网对他的介绍

他本来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11岁》后期阶段又托李沧东找人调色,无意识积累了很多韩国影视制作人脉,所以从第二部长片作品《芒种》开始就有韩国资金对他的拍摄提供支持。

△2008年郭柯宇、小河拍的这部《重庆》,连主要对话也是中文,但IMDb上仍然把它标成韩国电影

2012年张律受邀赴韩在延世大学任教,之后的作品更是大量启用韩国职业演员。

△2014年《庆州》,男主朴海日,女主申敏儿

所以张律虽然在影坛有一定名气,但他跟中国影视圈的关联其实很淡薄,直到2019年年底找倪妮、辛柏青、张鲁一拍了《漫长的告白》才进入大多数国人视野。

△2022金鸡,辛柏青凭《漫长的告白》拿到最佳男配,张律代为领奖致辞

也是从《漫长的告白》开始,峨影集团就和张律电影进行了深度绑定,到峨影集团第一出品的《白塔之光》,彭瑾也顺理成章成为了电影制片。

《春树》就是张律知道峨影厂要重新改造了想用影像记录空间决定要拍的,本来定的是另一个女演员,但对方临时放鸽子,张律又找到白百何。

白百何经纪人原本不看好这个项目,但白百何本人感动于张律“想赚钱给太太治病”,毅然接下了这个围绕女演员春树展开的故事。

△张律专访却给了另一种说法,说是让朋友列了个符合要求的女演员范围

白百何刚好有档期,双方在一两天内谈定合作

拍完春树后正在休息的张律得知峨眉山罗目古镇也要改造,又打算继续拍,还是继续用之前的演员。除已经进组的王传君外,两位女主演白百何和刘丹都表示暂无工作安排,接受了张律的邀约,所以大家继续拍了《罗目的黄昏》,王传君以声音出演的形式参与。

同一个班底两部戏都送出去参加了影展,《罗目的黄昏》先去了釜山电影节参加今年新开设的主竞赛单元。

前面也提到了电影节行程费用一般是片方出,所以白百何特意强调《罗目的黄昏》去釜山参赛这趟自己是自费支持配合的,却差点连发布会现场都进不去。

事后再看官网的新闻简报,这场发布会白百何只在大合照里出现,反倒是制片彭瑾拥有导演张律同款的特写新闻照。

我身边也有些朋友随剧组或者艺人参加过电影节,通常情况下制片会走首映红毯但未必会坐在上台接受采访,不过看峨影集团积极发稿的架势,彭瑾盛装出席发布会或许是有什么宣传任务。

△毕竟2023年《白塔之光》去柏林的时候,董事长也特意自拍还把照片用在了官媒新闻里……

但是不是你也要接受采访,就可以把手机放在助理那里疏忽了该进场的女主呢?

不是的,制片去电影节首要职责就是保证台前主创们的工作能顺利完成,就算你也要登台,也应该找好人负责你入场后的对接工作,所以白百何觉得彭瑾这些做法很莫名其妙且不专业,我完全理解和赞同。

《春树》送到东京电影节参赛,即便之前釜山之行有了心结,白百何还是按下情绪配合了首映宣传,因为她觉得电影是集体劳动,大家都要维护,如果有奖也都有份参与庆祝。

但3号评审讨论出结果之后,白百何团队从彭瑾那里得到的通知只是“没有得奖”,无需参加后续的闭幕活动可以直接回国。

△白百何好友在朋友圈晒出的3号收到通知回国的聊天截图

有和她相熟的博主透露,白百何团队在收到通知后对剧组其他人都不回国这件事产生了疑惑,于是找其他人二次求证,得到了电影其实有奖的消息。

她觉得制片没有统一通知,让自己被排除在庆祝的喜悦之外是很让人寒心的,何况之前又有身为女主却没有特写新闻图的先例。为项目付出了那么多,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因为制片区别待遇受委屈,导演张律作为既得利益者(釜山、东京都有大奖入袋)又对自己的境遇默不作声,这也让白百何非常愤慨,这才有了她的正面直杠。

这件事张律和彭瑾大概率不会有回应,王传君老板在朋友圈发“不回应不是好欺负,请不要把我们的礼貌当成撒野的阶梯”算是表明一种态度,但白百何把话说开和他无关,这位新晋影帝其实也在远离暴风圈。

没想到7号凌晨,郝蕾一篇朋友圈又接力炸裂,几乎把今年三大得奖选手包括东京电影节这点事扫射了个遍。

戛纳那段说的应该是毕赣《狂野时代》,但特别奖不是新增,去年《神圣无花果之种》拿的也是这个奖。而且关于特别奖怎么评的、含金量到底如何,本届评委会主席朱丽叶·比诺什在不同的地方场合早就解释过:

评委未能对这部电影达成共识,但她坚持《狂野时代》值得一个奖,刚好她有特别嘉奖的权力,其他评委也对也同意独特艺术价值值得表彰。这跟“拿钱”“孙子”“脸扇肿”有什么关系?

△戛纳颁奖礼后记者会,她就解释过为什么要这么做

△9月来北京让评价《狂野时代》,又提了一遍

△甚至这趟行程接受专访,还要掰开了揉碎了再强调一遍,“不是安慰!”

“千万别把我的名字跟你联系在一起!”估计是看到之前有网友编料郝蕾也有参演,这张截图疯传后又有些账号借机挑事说郝蕾不满意毕赣把自己戏份一剪没才发文吐槽,可是我换了不少渠道交叉验证出来的都是:从立项到上映,片方从来没有接触过郝蕾,更谈不上客串后戏份被删。

不知道她哪来那么大仇恨认为毕赣是妈宝,非要把《路边野餐》叫“街边吃饭”,但看看后面说辛芷蕾“扯头发”就能得影后觉得人家奖拿得没有含金量这段,又有些匪夷所思,这还是那个戏比天大的郝蕾么?

正如辛芷蕾回应所言,扯头发只是《日掛中天》其中的一场戏,并不代表整部电影都是这个状态都要这么演,不如先看过再做评价。

如果这个“扯头发”是这两天网友讨论“撕奖”甚至跑偏到了“运作”层面,那也很不应该,毕竟郝蕾自己也上过上影节主竞赛评委,评出了著名的《烈日灼心》影帝三黄蛋,这算是怎么回事?为了复仇把前男友一整份撕成三分之一,还是努力给好演员邓超撕下了三分之一?怎么听都不像话。

今年范冰冰赵涛周冬雨分任柏林威尼斯和圣塞巴斯蒂安主竞赛评委,也都在接受采访时说过,会尽自己的力量为其他评委介绍和“翻译”中国电影和演员的必要背景、创作语境、演员表演,避免因为认知不足让明珠蒙尘。

△赵涛在采访中就说,自己为其他评委解释了《日掛中天》的道德困境

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辛芷蕾的表演

这其实是国际电影节多文化碰撞环境里,打破彼此壁垒建立共同认知的必要一步,目的是让评委们更全面地了解作品,做出慎重决断,和每有中国电影拿奖必有中国评委大名+撕奖词条热搜带来的“是中国人就该往回揣个奖杯”认知风马牛不相及。

不能一边要求上桌证明绝对实力,一边又觉得这种成功是因为迎合因为运作总之不是因为能力,那也太矛盾了。我们今年能走出能拿么多奖,不管最后能转换成多少票房,至少中国电影久违地被世界看到了、重视了,这才是意义所在啊。

至于郝蕾最后说“几个名不见经传的女性玩转了东京电影节”,就更让人无语了。

评委席上的桂纶镁、八卦中心的白百何,曾经和郝蕾同届竞争金马影后,但最后是桂纶镁赢了。

而现在郝蕾监制+主演的《地下美人》其实也入围了今年东京电影节“亚洲未来”新导演竞赛单元,那这又算什么呢?

如果是前几年花好月好,看到明星们本人下场开撕我一定会拍手叫好,但放在行业极速凋零好不容易等来些希望的现在,我只会担心这些撕扯会让原本就在远离的观众们更加抗拒靠近。

好端端的《春树》被戏外这场大戏拖垮了口碑,之后就算定档上映估计关注点也不在本身质量,而是#白百何演技#王传君演技#王传君戏份 之类的八卦关键词,《地母》也一样。

范冰冰主动接触新导演去争取剧本、白百何受了委屈还在坚持完成宣传,本质都是希望通过电影来延续自己的艺术生命,同时尽自己可能让华语电影还能再往前走一点。撕扯是委屈是心疼,但也还是希望热闹之后能留下点什么。

原创不易,转载本文请务必注明作者,喜欢文章的话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评论列表

天浪
天浪 1
2025-11-10 23:52
你看过获奖电影呀?都是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