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安全会议高调唱完,俄乌战争将何走势?
来源:杨帆教授
慕尼黑会议前后出现不少高调,俄罗斯历来是爱唱高调。我觉得它不太正常。从去年2月24号是完全的低调,说是特别军事行动,实际上特别大的战争规模,想在几天之内把一个国家征服,这是绝对低调的。但5天没成功普京就有点失态,说要用核武器,又变成一个绝对高调,一直唱了有十几回了,不断核威胁。前几天突然要和中国搞经济合作,说拿40%的国土出来和中国搞特区可能吗,西伯利亚大部分土地没有用。最近又说准备和谈没有人信。
美国这边挺有意思,兰德公司出了两个报告,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主要是说要计算战争成本,西方不能坚持太长,寻求早日的结束,提出了和平谈判,提出来是个好事。中国也提出了:我们从来也没有袖手旁观过,要提出促进政治解决的方案。
什么时候能实现,什么时候能开始,我觉得怎么也得把这场决战打完,真正准备的就是要决战。西方新武器到的差不多了,俄罗斯使用了雇佣兵,把劳改犯给弄进去了。又招募了好多新兵,进一步使用更大武器,包括动用空军飞机。核武我认为他不敢用。要打这场决战以后情况,也可能开始和谈。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国。中国在军事上和外交上一直持中立的态度,但在经济上给予俄罗斯很大帮助,不是很大,是非常大。除了高价买它石油,供应很多东西,无偿援助数量很大。下一步我觉得中国会进一步帮助俄罗斯,尽量不介入军事,但会加大援助力度,不让俄罗斯败得太惨。最后争取一个比较好的和平条件。美国和俄罗斯下半年开始选举了,如果在这之前能开始谈判,也算一个成果。
下边我继续说的有意思的事,是兰德公司又出一个报告开始为未来的战争做准备了,总结了这次俄乌战争打了一年,武器的变化。这么几条挺有意思:有几种兵器恐怕不灵了,已显出傻大黑粗,坦克装甲车,大型水面舰艇,直升机,被击毁的太多。反而是小巧玲珑的,有高科技,价格比较低的,廉价武器更好使,武器的数量也很重要,不仅是质量,还得有足够的东西,要增产标枪,毒刺导弹,无人机这回明显主导了空中战争,还有防空系统。武器系统发生很大变化,私人公司可能指马斯克星链的星链,成功介入战争,提供信息,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俄罗斯是想打速决战的,结果没打成就变成持久战了,美国想把时间拉长,现在差不多了。拼消耗也拼得差不多了,美国军队建设叫做快速反应,倚重高科技,打完就走。现在看来大国之间的战争,很难免演变成持久战,还是拼消耗,用工业化成果,必须要计算战争成本。这个思想很重要。
我和卢周来30年前写了一篇文章,假定5年之内我们出兵解放台湾,西方全面封锁我们,我们也封锁台湾和南海,没算战争的直接损失,就是经济和制裁损失,我们当时提出:真要打仗的话。就要计算战争的损失。文章发表在国防大学杂志上。去年我再三提出这个事儿, 没人理。为什么没人理,一个可能是没想真打,第二个是打起来不计代价。有些主战派公开跟我说,打起来还算什么代价? 当场被我驳回必须要算代价, 且不能不惜代价.
#慕尼黑安全会议# #杨帆评论# #鸿儒计划#
用户14xxx25
别只看到这些表面的,还要联系一下,其他方面的再想想。以前我们划给俄罗斯的地区,划给苏联的地区,现在的地图新出的要重新标注上我们以前的名字。😏
观沧海
看到和谈曙光了吗?过了春季再看看吧。
战争2013
战争必须计算损失和收益,必须以最低的损失获取最大的收益。这是评价指挥员的硬指标。
用户10xxx37
战争不可轻启,打起来必倾尽全力,代价战后计算。未战算代价是为畏战,畏战不足以止战
无欲则刚
是的,一劳永逸。
用户12xxx87
打了还怕代价,怕就别打
用户48xxx88
算还是要算,真正打起来肯定不考虑那么多,但是要准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