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嘴甜”不是讨好,是一种顶级的能力

我完全理解那种感觉——话到嘴边却说不出口,心里感激但张不开嘴,夸别人一句自己先脸红半天。我们总以为“嘴甜”是讨好,是虚伪

我完全理解那种感觉——话到嘴边却说不出口,心里感激但张不开嘴,夸别人一句自己先脸红半天。

我们总以为“嘴甜”是讨好,是虚伪。但真相是:真诚的表达欣赏,是一种被严重低估的能力。

1 我们为什么患有“嘴甜羞耻症”?

仔细想想,这种羞耻感背后,藏着几个心结:

“我夸他,他会不会觉得我在拍马屁?”

“话说得太满,万一以后做不到多打脸?”

“都是自己人,没必要这么客气吧?”

蔡康永说过一句戳心的话:“我们常觉得准备惊喜是情侣、节庆才做的事,所以日常生活中只剩下理所当然,只剩下视而不见。”

深以为然。我们宁愿把认可埋在心里,以为对方能“感应”到,却不知语言才是情感的快递员——你不下单,对方永远收不到这份心意。

2 会说话的人,到底占了多大便宜?

黄渤是娱乐圈公认的高情商代表。有个经典场景:闫妮曾开玩笑说:“跟你演夫妻,我知道我要进入丑星行列了。”黄渤立刻回应:“那我跟你演,我觉得我要走向帅哥行列了。”

一句话,既化解了尴尬,又真诚地赞美了对方。

这不是油滑,而是把对他人的体察,用温暖的方式表达出来。

另一个例子是谷爱凌。无论是赛后采访还是日常交流,她总不吝啬赞美——夸对手、夸教练、夸妈妈。那种发自内心的欣赏,让她在收获成绩的同时,也收获了无数好感。

你会发现:那些混得好的人,早就放下了嘴甜羞耻。因为他们知道,真诚的赞美是成本最低、回报最高的人际投资。

3 跨越“嘴甜”的认知误区

是时候澄清几个误解了:

嘴甜≠虚伪

虚伪是心口不一,嘴甜是心口一致。当你真心觉得同事的方案很棒,说出来不是讨好,而是事实陈述。

嘴甜≠降低身价

恰恰相反,能够坦然赞美他人,是一个内心自信的标志。只有足够自信的人,才不怕为他人鼓掌。

嘴甜≠要得到即时回报

就像撒种子,不是为了明天就收获,而是相信这片土地终会繁花似锦。

4 三个步骤,帮你卸下嘴甜包袱

如果你也想改变,试试这些简单的方法:

从“具体”开始

不说“你真厉害”,而说“你刚才那个解决方案,角度太巧妙了”。越具体,越真诚。

从“小事”入手

“今天的发型很适合你”“你选的这家餐厅真不错”——从小处着手,慢慢养成习惯。

从“真心”出发

如果实在不习惯华丽的赞美,就用最朴实的语言。一句真诚的“谢谢你,帮大忙了”,比什么都珍贵。

海明威说过:“我们花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一生学会闭嘴。”但或许,我们真正该学的,是如何说得温暖,说得恰到好处。

当你真正放下嘴甜羞耻,你会发现:

人际关系中那些磕磕绊绊,突然变得顺滑了;

那些若即若离的关系,突然拉近了;

而你付出的,不过是一句真诚的、带着温度的话。

这个世界已经够冷漠了,别再让你的善意,卡在喉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