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秋祭,吴石将军冥诞被抬出冷宫,郑丽文一袭素衣低首,镜头里写满“和解”。国民党主席此刻的“白色恐怖”追思,不是历史忏悔,而是权力精算:用统派符号对冲党内青黄,用悲情叙事稀释绿营抹红,算盘珠子拨得噼啪响。

细看其“两岸同属中华民族”说辞,看似柔软,实则暗桩:民族可共享,主权却切割,与“阿拉伯22国”“高丽分治”同套路,把统一偷换为“平行国家”。这不是创新,是“独台”旧酒装新瓶,比显性“台独”更狡黠——留后门、埋钉子、等开价。

我们须清醒的认识到,郑丽文首要议程绝非统一,而是替国民党买时间、替自己买筹码。她要的“对话”是信贷额度,不是欠条清算;是维持现状的缓释胶囊,不是迈向统一的快速路。待价而沽者,永远把筹码攥到最高点才肯上桌。

因此,祖国的工具箱里,除“惠台”糖果,更需“锁台”扳手:经济单边让利的时代该结束,台海新常态应是“围而不打、困而不乱”——压缩国际空间、收紧贸易顺差、精准点名制裁,让每一句“中华民族”都得用具体行动买单。只有当统一成本高于分裂红利,待价而沽者才会发现:手里筹码,不过是张过期的期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