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特级教师揭秘:在班级前5的孩子,这个技能都会很强

劳动节回家跟大学的同学聊天,说起孩子学习的事情,她就直叹气:“早知道什么都不管也要盯着孩子认字了,这也不至于现在总被数学

劳动节回家跟大学的同学聊天,说起孩子学习的事情,她就直叹气:“早知道什么都不管也要盯着孩子认字了,这也不至于现在总被数学老师叫去办公室‘加练’。”

实际上,她的孩子在一二年级的时候,数学一直是班级前三,平时看数学题,确实有些字不认识,但老师会给她们读,所以她就没有在意这个问题。

她也想不到,孩子在三年级开始,好像被封住了数学天赋一样,有些应用题直接就是空在那里了,以前完全没有想过会出现这种情况。

为了了解情况,她跟孩子坐下来聊过才知道,原来上了三年级,老师就开启了新的教学模式——不再帮孩子读题目。

孩子成绩的一落千丈,也让孩子感觉很挫败。

而且老师不管读题,那她家孩子识字不够的危害也就凸显出来了。

①.学习很困难

数学卷子上有很多的词句:一共、还剩、至少、需要等等,这些词语在识字量不够的孩子眼中那就是“天书”,连题干意思都没搞懂,算的再好也是白搭!

在语文这个学科上,效果会更加明显,上了三年级,短篇课文的阅读理解就开始加进来了,孩子不识字,根本理解不了文章主旨,写小作文更是会有大量错字,这一题的分数都不够错字扣的。

英语这一科也是这样,小学的英语试卷也有大量的中文,要读题目才能拿分,读不懂,那就别想着高分了。

我跟我的恩师关于这个问题聊过天,她是一名市级的特级教师,她也是这样说:“如果孩子的识字量不足,一二年级成绩再好也没用,后劲不足的情况是必然会出现的。”

②.家庭大战会成为日常

辅导作业会有多抓狂,家长都经历过。

孩子做作业的时候读不懂题目,肯定就会问爸爸妈妈:“这个字怎么念,这道题又是什么意思?”

可能五分钟可以解决这一题,愣是拖半个小时。

我觉得再有耐心的家长,时间长了也会不耐烦,家庭大战一触即发。

③.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老师的“额外补课”,家长的责备,学习上的巨大困难,这一桩桩一件件,对于这么小的孩子来说,都是巨大的心理压力,他很容易会从喜欢学习变成恐惧学习,甚至会有烦躁的心理。

我隔壁屋的孩子,就是识字量少,经常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他的妈妈说,现在他好像对学习没有任何的兴趣。

我也跟孩子的班主任聊过这些问题,他们也直说,孩子的识字量会直接影响他们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五大能力。

而在小学,这五大能力恰好是好成绩的关键,也是初中高中学习的奠基石。

事实上,我在很早以前,就开始抓孩子认字这一关,主要是听到我小学的老师说:“现在的孩子太难教,一年级了连基础的字都不会。”

后来的我,我无比庆幸提早让他认字,现在孩子可以从容应对各种的题目,读题根本没有难度,在家长投来赞赏的目光时,我更是觉得骄傲极了。

所以,想要孩子越学越好,最不能缺少的,就是提升他们的“识字量”。

下面这几个方法,都是我以前用来教孩子识字的方法,我也教过其他家长,他们都说孩子的识字量比几个月前要多得多。

1️⃣抓住孩子“求知”的关键期

很多孩子在3-6岁的时候,正是化身“十万个为什么”的时候,他们也会问到“这是什么字?”

作为家长,千万别觉得烦,这时候的他们,是最“求知若渴”的。

家长要顺势引导,在问什么字的时候,可以适当延伸,也可以字他们问“十万个为什么”的时候,翻开资料给他们解答,顺势让他们认字,事半功倍。

2️⃣将生活变成学习课堂

我一直认为,带孩子外出真不是简单的外出,路上看到的任何事物,都可以变成教学的好材料。

外出的时候带孩子认路牌、招牌、包装袋的文字、快递上的文字等,都是很好的方式,将识字和生活联系到一起,那就不再是任务,孩子学习也没有压力,学得会更快一些。

3️⃣巧妙利用“老智慧”

甲骨文是老祖宗的智慧,是汉字的前身,也是最直观的认字的方式。

我以前会将甲骨文和简体字打印出来,放在一起,给孩子编撰一个故事,这其实就是通过图形去记忆汉字的过程,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有奇效”。

孩子的识字量提升了以后,学习不会那么吃力,解题的正确率也会更加高。

孩子的进步老师看得到,经常得到表扬,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也提升了。

所以,要让小学阶段的孩子提升成绩,不要傻傻的让他们不懂装懂的刷题了,识字才是关键。

带着孩子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