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钓鲢鳙,浮漂应该怎么选?怎么调

小师妹爱钓鱼 2023-07-15 22:43:02
体型大的鲢鳙不会到离岸距离太近的地方活动,所以主要是钓远为主。 而且鲢鳙主要进食水中浮游生物、藻类,这些食物并不止存在鱼浅水区域,所以鲢鳙是非常典型不靠边的鱼类。 想要钓鲢鳙,必须找有一定深度的区域,并且使用长竿垂钓。夏季手竿钓鲢鳙,自然钓浮是首选,所以对浮漂的吃铅量有较大的要求。 吃铅量大钓组才比较重,较大的鲢鳙饵团才能悬浮在半水中。 浮漂的吃铅量通常需要达到3克以上才比较保险,因为鱼竿越长抛竿的难度就越大,在浮钓鲢鳙时,窝点面积可以大一些,这是饵料雾化散落就能做到的,饵料的落点还是要尽量精确一些。 从浮漂的材质来说,塑料、巴尔杉木的都是不错的选择,价格不高损失了也不怎么心疼。 为了看漂比较清晰,比较建议在钓远时使用漂尾加粗的浮漂。 但是此类浮漂有个特点,加粗的漂尾虽然比较容易观察,但是调漂不当灵敏度会大受损失。 漂尾的粗细可以说是浮漂的灵敏度来源,漂尾越粗,相同的进食力度漂相越是轻微,浮漂越细漂相往往越是夸张,但是距离远了看不清楚。 而鲢鳙的漂相一般都不怎么明显,所以一定要注意使用此类浮漂时, 最好采用带饵调漂的方法,要点就在于挂饵之后露出的目数高于加粗的漂相, 这样灵敏度就能保持。不过还需要注意一点,浮钓鲢鳙时通常只在上钩挂饵,所以采用单钩挂饵的方法就行。 双钩挂饵,通常只在垂钓初期抽窝阶段,也是浮漂看不到就提竿。 至于鲢鳙的漂相也非常有意思,比较有效的漂相多是较小的顿口。 漂相的成因大致是这样的:上钩饵料雾化下沉到下钩水层,鲢鳙在该水层过滤食物,下钩被无意中喝入口中,造成了小顿口的出现。 还有一些加速、停顿也是较为有效的漂相,均可提竿。 经验告诉我们,往往漂相越是夸张越是不容易中鱼,因为可能是杂鱼闹钩,或者是鱼层在上造成撞线的情况。 出现撞线的情况,调整浮漂位置钓更浅一点就可以了。其实只要是钓浮,都有找准水层的要求。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