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掠影实录之南城县
0.南城县,古为建昌府城,和抚州各据上下游,乃赣东两大中心城市,在水运衰落后也都萎靡,堕成小县的南城比普通地级市的抚州还更惨淡,存在感更低的很,但为了亲觅府城气象的残痕,我俩还是去了,还差点把包丢在了高铁。
1.两座府城形态也有相似处——典型深受水运影响,都是向东贴着河岸,南北延伸较长,也都通过一座跨河的砂岩制多拱石桥(抚州文昌桥,南城太平桥),在东岸延伸街区。
但南城的建成区比抚州小很多,历史上远不如后者繁荣,且比起抚州修复成商业街的文昌里,南城水东街区刚拆了一干二净……两个老府城的桥头倒是都有老人乐演唱会。
2.但南城也有它的骄傲处,比起抚州以人文为傲,南城最能夸的就是“王城”背景大气势,明朝江西有三座府城为藩王封处,南城益王府便是其中之一。
比起南昌宁府、鄱阳淮府,南城的益王府还剩了金水桥,算是在地面有了王府重地的片影残存,如今总算修了搞了小游园,其后的王府主体旧址化为小学幼儿园,孩童嬉闹替了府禁森严,也算佳话。至于旧址旁试图提显王府气势的广场、模型、雕塑,视觉效果只是增笑。
3.可能为了王城大气势,南城在一些宏观的布局上是比抚州有更霸气的追求,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它唯一能让国保党去打卡的万年桥。全长超400米,这座江西最大的石拱桥并未连接城市和任何像样聚落,而选中府城和太平桥上游一座小山脚下,和山顶聚星塔合体如一把巨锁,将水流冲下的“佳气”“好运”都留在建昌府城内。
如此大的阵仗,正是试图以风水大局让二桥的“太平万年”之名落地为镇,可惜注定梦碎。这万年桥还不好去,一头是荒凉村子,另一头山下搞的景观更没人去,桥上日晒风吹都烈得很,适合远观看势,不宜凭栏休闲,这也算“王城大气势”的表现了?总之体验不很舒服。
4.府城大气势的留存,还有江西第二大的天主堂,仅次于抚州那座了,但还留了一整套的修道院和附属建筑,成了古城最大的一片老建筑群,但被分割圈占,大部分院子进不去,好气势也难凸显。
城里的更新也很大气,几条大斜路把老城历史肌理和方向感都弄的七零八落,由于城市地面不平,几条主街斜度也颇大,益王府南的路往东尤其坡大,恨不得把路上东西都倾倒江里……
喜欢滑板的或许能获取点趣味。在斜向新辟主街背后,夹缝里还有老房子苟存,赣东民居审美总是不差的,可以捡捡,只是这就离大气势差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