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金门之殇:九千英烈折戟沉沙铁未销,两岸同心终盼团圆情归一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军面临着解放全中国和巩固新生政权的双重任务。金门战役就是这一历史背景下的重要军事行动之一。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军面临着解放全中国和巩固新生政权的双重任务。金门战役就是这一历史背景下的重要军事行动之一。

金门战役

1949年10月15日,也就是新中国成立的第15天,厦门战役打。

当时福建是蒋校长的名将汤恩伯把守,十兵团司令员叶飞带着战士们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就把汤恩伯的4万守军打得一败涂地。

解放完厦门,顺理成章就要收金门。

根据情报得知,守卫金门的是校长手下22兵团司令员李良荣。这个人毕业于黄埔一期,而且很少打胜仗,就是个菜鸟。于是叶司令想都没想就把解放金门的任务交给了28军的副军长萧锋。

萧锋原本不具备负责指挥金门战役的条件,可在战斗即将开始的前几天,军长朱绍清突发重病,因此他临危受命,担任金门战役前敌总指挥。

在得知自己的对手是李良荣时,萧锋笑着对叶飞说:“如果不是眼前的这片海挡住了去路,那我带着兄弟们,一天的时间就可以把金门给拿下。”

随后他便开始找船,没想到一个星期过去了,只找到300多艘的小木船。原来蒋校长早就提前做好了准备,为了防止解放军打海战,他早把大船给带走了。

萧锋觉得不能再等,省得夜长梦多,于是他开始调兵。根据得来的情报,金门岛上有2万多守军,我方登岛兵力同样两万多人,一对一作战,对方肯定不是对手。就是船不够用,一次只能坐上9000人。

萧锋改变作战计划,把战士们分成三个队伍,第一个队伍先上,然后船运回来再拉第二、第三个队伍上去。

可惜这时候的萧锋还是太乐观了,战士们也被连日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他们根本没想到海战与陆战不一样,有很多他们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

10月24日的晚上,我们的第一个队伍,三个团9000名战士,悄悄从大嶝岛下海,直奔大金门的古宁头。

可就在解放军接近古宁头的时候,恰逢一支李良荣的巡逻队经过,里面有个队员尿急,准备到草丛里去方便,结果脚底下“轰”的一声爆炸,瞬间把附近的守军全给炸醒了。

李良荣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解放军已经打上来了,赶紧应战。进入战壕之后却看不到我们的人,于是不停地发射照明弹,借着光亮看到了300多艘小木船正在靠近他们,于是双方就开战了。

由于解放军战士都是打陆地仗的,不少人都没有见过海,也不会游泳,有的甚至连船都坐不稳,更没办法开枪,但指挥官却强行命令战士们“我们必须在古宁头靠岸!”

于是战士们也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大金门的县城给收下来。

可没想到这回国民党部队在金门做了重点防御部署,集结了大量兵力。这里不光有李良荣的1.2万守军,还有胡琏的4万增援部队。且胡琏不但提前构筑了混凝土碉堡群、铁丝网、雷区等三重防御工事,还准备了充足的弹药,充分占据海陆空火力优势。

解放军战士刚靠到岸边就被敌方的火力压制,后来好不容易才靠上去,结果损失了3000人,只有6000人成功登陆。

如果说到现在都只是轻敌,那接下来就是没做好充足的作战准备,他们忽略了海水的潮汐变化。

由于没有海战经验,在第一队抢滩登陆时,船只往前冲得太猛,船底触沙,赶上了退潮,300多艘木船全部搁浅在了沙滩上。

这个情况很快被国军指挥官发现,他们很清楚这批木船要是返回去,一定会带来大量援军。 于是他们马上用飞机和燃料把这批木船给销毁了,这样就导致了我们首攻部队孤立无援。

当我们的第二队和第三队看到对岸起了火,知道大事不妙,赶紧又去找船,好不容易找来了十几艘小木船,能拉上200多人。

在246团的团长孙云秀的带领下,又冲了上去。在古宁头一登陆,正好遇上了我们退回来的同志。在孙云秀的统一指挥下,坚持了两天两夜,可惜寡不敌众,还是被对方给包了饺子。

孙云秀宁死不降,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

据我方资料统计,此次战役登岛部队三个团,包括船员和民夫300人,共计9086人全军覆没。其中阵亡5000多人,被俘3000余人。

金门战役的失败也给解放军带来了深刻的教训,包括对敌情的准确判断、战役准备的充分性以及战术运用的合理性等方面。这些教训为后续的军事行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降与升

金门战役失利,作为前线总指挥,萧锋自然承担了主要责任。1950年他被撤销了所有职务并被连降三级。

1955年大授衔时,金门登陆作战的前线总指挥、28军副军长萧锋,被授予大校军衔;而参战的85师师长朱云谦,被授予少将军衔。而后又节节高升,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当年的28军与29军,在1949年时都隶属于叶飞执掌的三野第十兵团。

原本负责解放金门的部队就是28军,但该军兵力不足,只有一个师在福州,所以兵团就把朱云谦85师的两个团派给了萧锋,归属28军调遣,一起参加金门战役。

对于上级这个安排,朱云谦坚决服从,他本人也去了前线,当年他既是85师师长,还兼任师政委。

朱云谦一向细致谨慎,就在战役准备阶段,他发现渡海船只严重不足,只有300条船如何支持几万人作战呢?何况基本都是普通木船,没有机械动力,速度很慢,就算多走几个来回,能够把兵运完,也会给先期登岛的部队造成危险。

登岛作战,时间是无比宝贵的,这是军事常识。

而且在战前开会时,28军里普遍弥漫着轻敌速胜的情绪。很多干部凭经验臆断守岛国军不会顽强抵抗我军,我军只要一上岛就能顺利推进。

朱云谦听后连连摇头,他不管这些,在会上公开唱反调,表示希望推迟登岛时间,把船只及后勤准备做好再发起进攻不迟。

但朱云谦是29军的人,他的提议得不到重视,甚至引起了一些非议。三野在49年渡江后,连战连捷,部队士气这么高,有怯战思想会被人瞧不起,甚至是犯错误。

见多说无益,朱师长决定跳过萧锋等人直接向兵团部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