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推广,推荐一本好书,是我好哥们的心血。(购买链接见评论区)知识是难挣钱的,尤其

振豪看历史 2023-09-07 19:25:34

非推广,推荐一本好书,是我好哥们的心血。(购买链接见评论区)

知识是难挣钱的,尤其是纸媒,古建筑领域更是绝对的小众;

因此在得知杨兄出了这本《中国古建筑结构图鉴》后,我对此只有敬佩。

和我们这些纸上谈兵,对古建只能看、拍、写的不同,杨兄是正经有家传、专业背景的古建从业者,因此对于这个美好但凋零的领域,他基于传承优秀文化遗产的拳拳之心可想而知,专业知识毋庸置疑,但我有幸收到杨兄馈赠的样书时,还是惊了,这书真不是一般的知识读物。

古建,尤其是中国的古建,自然是美好的,但通常我们现场感受到的也就是模糊的形象,只是纯受美”、“壮”一类的印象冲击,引经据典来几句“风貌古朴”、“如翼斯飞”,似乎就超凡了。

但知其然,更是知其所以然,古建筑的本质意义在于“建”“筑”,从若干木料,加工为大大小小、各安其位的构造,再以一套精密的模式拼组,才有让我们惊叹的古建,木头也被赋予了新的魅力,这也是中华古建魅力的根本所在。

可要获悉这些呢,对我们这些外人而言,实在是个颇为费力、繁琐也难以直接感知的事情,知识的来源要么是零零散散亦晦涩难懂的文献瀚海,或者只是浮光掠影、触及不深的二三手科普,就是少了那种“一下子就能看懂且看明白”的途径了。

杨兄的大作,就是将古建的探析直击本源,将古建的各个组成拆解极细,更厉害的是全部配上了精美的手绘图,知识的获取从未如此轻松。除了每个构建标注极细,甚至连房子怎么造书里都画清楚了,放在古代,这本就是古建业的武林秘籍,有条件的甚至可以通过这本书盖房子。

光是每页大量的图画,就不必担心这书看不下去,也能感到值回书钱了。

总之呢,若想有个最轻松最直观的方式真正了解中华古建的,杨兄的书不妨一观。

(再夹带下枪棒私货:现在各路仿古要是能像这书一样下功夫,那呈现出来的状况也不是如此)

0 阅读:1
振豪看历史

振豪看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