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机里泡了几天,翻遍一个社区相亲群的聊天记录,才明白现在男生想结婚,怎么就这么难。

群里清一色是女生资料。条件写得明明白白:独生女、市区两套房、家里拆迁、有车有工作,父母有退休金,自己稳定上班,五险一金从不拖欠。身高165以上,本科起步,连“不找外地人”都标得清清楚楚。光看这些,真觉得她们配得上全世界最好的另一半。
然后往下翻她们的择偶要求,心情更加复杂。
175厘米是底线,本科是起步,必须独生子,不能有兄弟姐妹分家产。
房子要全款,按揭的直接pass,理由是“不想婚后一起还贷”。
车子要新款,不能有贷款,工作要五险一金齐全,还得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
——仿佛在招高级公务员,而不是找结婚对象。
最决绝的是那句:“有房有贷的别联系。”
月薪一万五,有房有车,只是背了点贷款,就这么不配被看见?现实是,一套全款房动辄七八百万,普通家庭供完儿子读书,再凑出全款,得掏空两代人的钱包。再加上身高、学历、家庭结构层层叠加,谁能一步到位?

不是男生不想结婚,是结个婚,先得把自己活成“完美标品”。
可人又不是商品,哪有那么多刚好符合全部参数的?
有人问,女生要求高有错吗?当然没错。她们也有权利追求理想生活。但当整个群体的期待都卡在“全款房+独子+高薪+无不良嗜好”时,这已经不是找对象,是在竞价拍卖。
而现实是,能全款买房的男生,凤毛麟角。大多数普通人,只能默默看着这些条件,然后退出对话。
婚姻本该是两个人一起搭伙过日子,现在却像一场资源置换考试。你带不来足够的“资产包”,连入场资格都没有。

不是年轻人不想结婚,是婚还没开始,就已经被门槛压垮了。
当爱情要先过资产审核,心动还是真的吗?
(声明:文章素材由网友提供,情节经过艺术加工,非纪实,请不要过度解读;图文并无关联,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