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句话我们经常能听到,从我懵懂那天起,不知长辈在耳边

马延聊国际 2023-12-29 09:11:19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句话我们经常能听到,从我懵懂那天起,不知长辈在耳边说过多少次,一直把他当做古代圣贤的教诲。 问题在于,很少有人去探究这句话的出处,真正的内涵和寓意,甚至胡乱的去解读,误导了不知多少人。 网上一位快递小哥发出感慨,人人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这么多年不停的在奔走,都走了快十万八千里了,唐僧西天取经修成正果都回来了,而我仍然奔波在送快递的路上。 学历并不高的汽车司机,跑了一辈子的长途营运,里程早已超出了十万八千里,退休了最终又回到了原点。 现实很扎心,有人走再多的路,仍旧在原地打转,与知识与智慧的积累虽有因果关联,但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开玩笑的讲,行万里路就增添了知识量,按里程计算学历,到万里算大学本科毕业,那还用读书吗?因此行路与学识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出自明代大画家董其昌《画禅寺,随笔》,古代的万卷,是指皇帝的试卷。 旧时代读书,是为了进京考取功名,金榜题名,光宗耀祖。也是读书人走向仕途,为国效力或升官发财,成为贪官的途径。 现如今这些古训激励人们要努力读书,积累并沉淀渊博的知识,同时增长辨别是非的见识,不断的总结经验,蓄备能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 贵在读书与行路相结合,只埋头读书,充其量是够上个文化人,书呆子。而与行路结合在一起,也就与现实社会实践有了联系。 广义上讲,丰富了知识的内涵,增强了经验与现实阅历,走路成就了读书人。 贬义的讲,鞭打不学无术,走捷径之人,也在讽刺不读书,不务正业徒……

0 阅读:0
马延聊国际

马延聊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