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剪纸丨两千年的烟火记忆🎆 🌈剪纸,作为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是目前于2006年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名录的非遗手艺 🌈剪纸起源于先唐时期,我们所熟知的诗句“对镜贴花黄”中,“花黄”就是指剪纸,中国已知的最早剪纸作品,为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出土的北朝时期五幅团花剪纸 🌈技法:折叠、阴/阳刻(又称镌刻/镂刻)、刺孔 🌈用途:张贴装饰、摆衬点缀、印染、刺绣底样 🌈派系:南方派、江浙派、北方派 ✅今天我们主要介绍北方派系中的山东胶东剪纸 🌟胶东剪纸 📪关键词:精巧,芊丽,半剪半绘 📌剪纸,山东各地名称不一,分别称为窗花、窗染花、 花儿等,其制作过程称为铰花、抠花 🧩山东剪纸从造型风格上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渤海湾地区粗犷豪放的风格一类则是更有特点的山东胶东沿海地区以线条为主 📌胶东剪纸是线面结合的精巧型剪纸,其花样密集的装饰手段,使单纯爽快的外型更饱满丰富,以线条细腻、小巧玲珑、纤丽多姿见长 🧩在过去清代胶东风俗中,新婚人家往往根据新娘所剪的窗花来判断新娘的巧拙。因此,姑娘在出嫁前学剪纸也和学习缝纫和刺绣一样认真 📌所谓:“二八闺秀绣罗衫,巧剪花样百家传”。故胶东妇女剪纸的技艺精湛。剪细密窗花时除上面有一张熏样外,下面只垫二三层薄红红纸,因而剪的纹样细腻而不走样 🧩胶东剪纸,的历史悠久,起源于汉唐之前,当时民间妇女就有使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方胜、花鸟贴上鬓角为饰的风尚 📌明、清时期胶东各地的民间剪纸已经普遍存在,且手工艺术走向成熟,达到了鼎盛时期 🧩胶州剪纸的制作一般先将画稿或熏样,以冒剪的形式剪出纹样的轮廓,叫做“坯儿”,然后再用毛笔在“坯儿”上勾画出相应的纹样 📌如此染出的胶东剪纸,颜色饱满、色彩艳丽、线条流畅,剔透灵秀,稚拙中兼有细腻,大气地表现出绘画与剪纸语言并用的独特魅力 下一期我们会继续山东剪纸的内容科普✅ 后续还会有非遗传承人的采访交流🌻
🏮非遗剪纸丨两千年的烟火记忆🎆 🌈剪纸,作为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是目前于2
憨憨儿boy
2024-01-06 18:40:58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