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吃什么#
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虹口人,最近在追《繁花》真的超级亲切!😄
小时候吃的这些美食,也都在王家卫导演的剧里一一呈现。今天来给大家盘点盘点 [馋嘴]过年来上海的话,别错过。
[心]汪小姐的排骨年糕
「排骨年糕」真的是我小时候记忆里的一道上海代表的小吃吧。但我很多年前,就不太吃了,主要是因为感觉没有找到小时候味道重的「排骨年糕」,就让它留在童年记忆中吧。
《繁花》中汪小姐说,“外面的东西再好吃,和排骨年糕总是不好比的。”
我小时候也住在虹口区,离开黄河路、乍浦路这些老上海美食街,不算太远。妈妈经常带我去鲜得来吃“鲜得来”的排骨年糕。
一块排骨,配上两根年糕,淋上特制的酱汁,造就了“鲜得来”的百年老店。
刚炸出来的排骨外脆里嫩,裹上咸香的酱汁,太满足了!再来一口年糕,糯叽叽的口感,就是这个碳水的快乐。
[太阳]营养师碎碎念
油炸的排骨,加上油炸的年糕,真的不能算健康的食品。不过不是每天吃也无妨,记得搭配点绿叶菜哟。
[心]葛老师大饼油条
大饼油条是老上海的传统早餐“四大金刚”之一,也是早餐摊位上常见的早餐,对很多上海人来说,也是实惠的早餐选择。
大饼,通常要跟油条在一起,感觉才有灵魂。
张爱玲说,“大饼油条同吃,由于甜咸与质地厚韧脆薄的对照,与光吃烧饼味道大不相同。”
大饼分甜的和咸的,圆的是甜的,咸的是长的。
[太阳]营养师碎碎念
虽然是精致碳水,但只要搭配得当,也可以让四大金刚健康一些。比如一副大饼油条,可以两个分着吃,再加上一碗咸豆花或是咸浆,就均衡很多啦。
[心]范总油墩子
「油墩子」,其实就是萝卜丝饼,是江浙沪地区的街头小吃,是属于一代上海人的回忆。
剧里范总在三羊上市前,着急的要死,一天只吃了油墩子。
刚出锅的油墩子,黄而不焦。油墩子外面包裹着面粉,里面是萝卜丝,在滚烫的热油里炸得金黄焦脆,闻起来香喷喷的。刚出锅的油墩子,热气腾腾,外表金黄脆香油亮。
[心]营养师碎碎念
油炸食品嘛,总归不能算是健康,但作为特色小吃偶尔吃吃也是不错的。均衡饮食嘛,把时间拉长就行啦。
[心]饱总泡饭
「泡饭」不是粥,而是热开水泡冷饭。上海的泡饭文化确实是一种独特而美好的记忆,也是上海人传统的早饭之一。
上海人,小时候的印象总是有一碗泡饭。
记得长辈总是把前一天的冷饭留下到第二天,早上拿开水泡一泡。配点咸鸭蛋、酱瓜、腐乳、榨菜,真的味道不要太好。
一方面不想浪费前一天剩下的食物,另外米饭泡上水,软软糯糯,汤汁吸收了不同食材的味道,真的是记忆中的愉快回忆。
[太阳]营养师碎碎念
很多人会担心泡饭不好消化,吃多了对胃不好。
其实汤汁浸泡后,软糯的食物反而降低了咀嚼和消化难度,只要不是大量汤水,也不要总是只有酱菜和剩饭就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