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红包是赠与,微信转账是借贷”——今天被这句话刷屏了。 点开一看,来源是一个法院判决。 理由是,红包诞生之初具有强烈的社交属性,灵感来自民间习俗,大家发红包都是为了交流感情,不会让对方打个欠条,对吧? 因此,就认定“自愿赠与”。 而转账呢,从功能设计上讲,只有支付功能,无法认定“赠与”之义,因此,没有特别说明,就是民间借贷。 法院这么判,当然没问题,但有一个前提——双方没有明确约定。 严格来说,不管红包还是转账,都只是一种支付手段。 法律的判断标准,主要是当事人约定,术语叫“意思表示”。 哪怕是1分钱的红包,只要双方都认定借贷,也是要还的。 而哪怕是10万块的转账,只要双方都认可赠与,也不用还。 法院这么判,就是因为双方当事人事前没有明确约定,事后也无法举证说明,那么,就只好根据支付性质,去推定了。 而在证据允许的情况下,法院会从金钱交易前后的聊天内容和具体行为去综合判断,不会将支付方式作为唯一标准。 因此,热搜上的这句话,并不完全准确。 那么大家该如何没有后顾之忧地收红包、领转账呢? 很简单,在收款之后回复对方一句“感谢你的自愿赠与”,如果对方没有反驳,日后就可作为呈堂证供。 那发红包、转账的人该如何防范呢? 也很简单,回对方一句“区区民间借贷,不必客气,按时还就行”。 记住,法院的判断标准是“意思表示”,要想避免日后扯皮,就要在事前把话说清楚。 #微信红包转账# #微信转账和微信红包性质不同# #微信红包并非转账认定赠与无需返还#
“微信红包是赠与,微信转账是借贷”——今天被这句话刷屏了。 点开一看,来源是一
周兆成律师
2024-01-22 20:25:18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