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岁了,我终于敢停下来,做一点“没用”的但自己很喜欢的事 —— 比如每天写点东西,记录下生活小事里的一些感受和感悟。
放在以前,这是奢望。那时总被工作推着走,早上赶早班车,整天对着电脑敲敲打打,加班是经常的事,周末连休息都没有,每天都在想怎么改方案、改设计。我以为“幸福是把工作做好、把家人照顾好”,却忘了:自己的喜欢,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刚开始停下来时,我也慌过。怕脱离职场就跟不上节奏,怕没稳定收入不踏实,甚至有着大把的时间却不知道该做什么。直到翻出以前旧手机里的记事本,看到想写点什么的心愿,才试着敲了300 字 —— 改了 5 遍开头,连标点都抠细节,却在敲完时,心里满是踏实。
后来我慢慢发现,做喜欢的事,不用“等条件”:
• 怕没时间?那就挤时间,早上早起一会、晚上孩子睡了、等车的时候,只要有空我就会记录一下当天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积少成多也很有成就感。
• 怕做不好?接受“不完美”,不用“做得好”,先“做起来”。谁不是从 “不好” 开始的?先完成,再完善。
• 觉得“没用”?恰恰是这些“没用”的喜欢,治愈了以前的焦虑 —— 遇到什么事有什么感想就写出来,也是情绪宣泄的一个途径。
有人说39岁该求稳了,我却觉得:这个年纪,更该懂自己要什么。不用急着“做成什么样”,不用怕“别人怎么看”,只要能把喜欢的事放进生活里,哪怕每天 10 分钟,也是幸福。
现在的我,每天写点东西,陪孩子玩一会,偶尔接个技术咨询的活,日子不算富裕,却很踏实。我终于明白:幸福从来不是“拥有多少”,而是“你有没有把喜欢,放进生活里”。
如果你也有想做的喜欢的事,别等 “万事俱备”,就从今天的 10 分钟开始 ——39 岁而已,做喜欢的事,永远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