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若吕后生前把还是代王的刘恒除掉,刘盈的儿子能在她死后保住皇位

答案很明显是不能。功臣集团与吕后集团有着极深的矛盾。刘邦死后,四天没有发丧。吕后与审食其密谋诛杀诸将。她的原因很简单,身

答案很明显是不能。

功臣集团与吕后集团有着极深的矛盾。

刘邦死后,四天没有发丧。

吕后与审食其密谋诛杀诸将。

她的原因很简单,身份焦虑!

尤其是在权利交接棒的关键时刻,更加凸显她的不安。

吕后跟刘邦不同,大汉是刘邦一点一点夺下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他已经适应了身份的转变。同时他也有能力,有手段可以压制住手下那一帮老弟兄。

但是,吕后可没有这种自信,她回到刘邦身边时是高祖四年,这个时候刘邦已经是汉王,距离称帝仅剩不到一年的时间。

高祖五年正月刘邦称帝。

同年七月异姓王臧荼谋反。

同年秋,降将利几反。

六年十二月,有人告发楚王信谋反。

七年,韩王信谋反,刘邦被围于平成,也就是白登之围。

八年,刘邦攻打韩王信余寇。

九年,赵相贯高谋杀刘邦的事情暴露。

十年八月,陈豨在代地谋反。

十一年,淮阴侯韩信因谋反被诛。

同年夏,梁王彭越被杀。

同年秋七月,淮南王英布谋反。

十二年卢绾反。

同年四月,刘邦病逝于长乐宫。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发现刘邦称帝之后,年轻的汉朝一直处于动乱中,刘邦奔波于剿灭叛乱的军事行动中。

这里边既有迫于形势投降后的二次反叛,又有战时合作伙伴和亲信的倒戈,甚至还有既是同乡又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好友背叛。

当刘邦去世之后,吕后跟惠帝(十六岁)孤儿寡母,继承了偌大的汉朝遗产,内忧外患充满挑战,这就不能怪吕后会得出激进的结论和想法。

再加上秦二世时,秦朝在极短的时间内灭亡,这也令吕后有一种危机感。

诸将与帝为编户民,今北面为臣,此常怏怏,今乃事少主,非尽族是,天下不安。

庆幸的是,吕后没有继续折腾,在郦商的制止下,吕后重新评估风险,放弃了诛杀诸将的行动。但是消息却已经走漏,诸将心中必然会蒙上一层阴影。更主要的是,吕后准备诛杀的范围并没有明确,每个人都会怀疑吕后想要诛杀的是自己。

这是吕后与诸将之间的矛盾。

吕后在世时,诸将不敢反抗,当她死后,众将立刻开启了对吕氏一族的清算。

清算之后,他们还是不放心。他们担心继承人会跟吕氏有纠葛,会对他们予以报复。

少帝及梁、淮阳、常山王,皆非真孝惠子也。吕后以计诈名他人子,杀其母,养后宫,令孝惠子之,立以为后,及诸王,以强吕氏。今皆已夷灭诸吕,而置所立,即长用事,吾属无类矣。不如视诸王最贤者立之。

汉文帝开始执政的当夜,相关部门便“诛灭梁、淮阳、常山王及少帝于府邸”。

这一些列的手段,完全是为了斩草除根,只要跟吕氏集团有牵连的,诸将都不会放心,即便吕后生前把还是代王的汉文帝除掉,刘盈的儿子在她死后别说皇位了,依旧难逃一死!

评论列表

王雨
王雨 3
2025-10-20 12:21
功臣集团依然要杀光吕氏集团,不可能允许吕家复生,至于皇帝,安排个刘邦私生子即可,毕竟他们连吕后抚养过的刘肥刘长的子孙都不容忍,刘恒是不是刘邦儿子很有疑点。
王雨
王雨 3
2025-10-20 12:22
功臣集团依然要杀光吕氏集团,不可能允许吕家复生,至于新皇帝,还可以选刘太公的其他后裔,安排个刘邦儿子名分即可,毕竟他们连吕后抚养过的刘肥刘长的子孙都不容忍,刘恒是不是刘邦儿子很有疑点。
霸王龙
霸王龙 3
2025-10-27 11:37
作者的观点本末倒置了。除掉吕氏集团却把有吕氏血脉的皇帝留在他原本的位置上?难道他不怕将来翻案吗?那简直是一定的。杀刘恒就能保得住刘盈这一系的皇位?根本不可能的,就算吕后把刘邦的儿子孙子全部杀干净,还有楚王吴王,甚至血缘更远的琅琊王。诛灭诸吕后,勋臣们需要的是一个合理是断开血缘关系的刘氏皇帝,至于是不是刘邦的子孙并不是决定性条件。当然在刘邦还有子嗣在世的情况下肯定是优先从刘邦的后代中选择。
随便来个啥吧
随便来个啥吧
2025-10-18 20:55
选文帝上位的时候就是觉得他好拿捏。谁知道上去了是条真龙[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