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台积电三星夹缝求生,中美科技博弈下谁在笑?

当美国商务部再度收紧禁令,全球芯片产业,瞬间陷入一片异样的沉寂,一些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抉择它们既非中企,也非美企,而是

当美国商务部再度收紧禁令,全球芯片产业,瞬间陷入一片异样的沉寂,一些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抉择它们既非中企,也非美企,而是身处两大强国夹缝中的台积电与三星,这已不只是单纯的商业难题,更是全球半导体地缘格局的一次彻底亮牌。

美国政府的意图再明确不过了。2025年8月底,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撤销了三星、SK海力士及英特尔在华芯片制造设备出口许可,要求它们从此获得单独批准才能继续运营。

乍一看这好像是冷冰冰的行政举措,实际上是对全球芯片秩序开展一回重新构建,不再有"经验证最终用户"的便利通道,只有无尽的审查和等待。明面上打击的是技术升级,暗面上却在切断中国的芯片野心。

但这个故事的复杂性远超表面。台积电和三星所遭遇的困境,完完全全不一样,它们所做出的选择也将会引发大相径庭的结果,三星在华同样建有完整的产能布局,台积电在中国有着南京工厂。

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就好像悬在他们头顶的一把刀,随时都有可能落下。

这两家公司必须做出一个历史性的决定:是继续在中国扩张,承受被美国进一步制裁的风险,还是投降现实,逐步收缩在华产能?

我想说的是,真正的危机并非来自美国的禁令本身,而来自这些公司内部的犹豫。台积电与美国商务部仍在协商具体的管控细则,这种模糊的状态是最令人窒息的。企业在不确定性中徘徊,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导致灾难。中国市场的吸引力与美国技术依赖之间的平衡,已经变成了一道无解的方程式。

这便是我觉得,台积电与三星的抉择会决定未来全球芯片产业发展方向的缘由。

要是它们向美国压力屈服,全都从中国市场撤出去,这样中国本土芯片企业就会有喘气的机会,中芯国际这类公司或许能得到难得的发展契机。

反过来,要是它们还想要两边都讨好,既在华保留产能,又符合美国规定,这样,最后或许就会是自我限制技术被锁定,产能被冻结,最终成为被时代淘汰的陈旧工厂。

现实更加具有讽刺意味的地方在于,不管台积电和三星如何进行选择,它们已经失去了主导权,美国在收紧,中国在应对,而它们就只能够在两股力量的挤压之下不断发生变化,这已经不再是商业方面的决策,而是地缘政治的牺牲品,它们以往的中立身份全都不见了,现在只能够选择痛苦的程度了。

个人觉得,台积电和三星最终大概都不会有很好的结果。美国不会完全放松管制,中国也不会被动接受技术锁定。

这两家公司或许会处于一种长期被管理的状态既没办法好好去进行投资,也不能够大规模地缩减,仅仅只能在各类许可证和审批之中艰难地存活下来。

而这种状态会持续多久?取决于中国本土芯片工业的发展速度。当中国真实地掌握核心技术的时候,台积电和三星对于中国市场的价值,就会大大降低,它们以前所看重的中华梦,最终都将会变成历史的印记。

所以这场游戏真正的赢家,极有可能既不是台积电,也不是三星,反而是被美国逼迫下出现的中国本土芯片势力。

参考资料:

《国际电子商情》2025年9月1日报道,美国撤销外资在华芯片厂授权,意在锁定技术水平和产能规模。

C114通信网2025年9月1日报道,美国限制英特尔、SK海力士和三星在华生产芯片的最新举措。

中国商务部网站2025年8月29日发布新闻稿,就美国撤销三星等三家在华半导体企业“经验证最终用户”授权作出回应。

《国际电子商情》2025年9月2日报道,美国撤销台积电南京厂出口豁免对全球半导体供应链造成的新变数。

台湾“中央社”2025年9月2日报道,台积电证实美国政府将撤销南京厂豁免并评估因应措施。

《电子工程专辑》2025年11月2日文章,评估管制新规对台积电、三星、ASML及中国本土设备企业的影响。

亚洲日报2025年11月20日报道,英伟达在华受挫对韩国企业以及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连锁反应。

纽约时报中文网2023年10月18日报道,美国收紧对华人工智能芯片出口限制的背景与规则变化。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2025年11月11日报道,美国芯片限制给中国带来的“刺痛”和中长期产业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