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西贝的“公关灾难”:当一个领导,成了没有“官杀”的皇帝

最近,西贝与罗永浩关于“预制菜”的对峙,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事件本身的是非曲直暂且不论,但西贝老板贾国龙那堪称“灾难级”

最近,西贝与罗永浩关于“预制菜”的对峙,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

事件本身的是非曲直暂且不论,

但西贝老板贾国龙那堪称“灾难级”的回应,

却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商业案例,

让我们得以窥见一个成功企业家最危险的时刻。

他强硬、对抗、充满“爹味”,

完全无视法律定义与大众认知之间的鸿沟,

执着于在自己的逻辑里“赢”。

他似乎完全不理解,为什么这届年轻人,

乃至整个互联网舆论场,都主打一个“一身反骨”,

你越是说教,我越是反感。

这其实无关对错,而是一次企业与真实世界之间,猛烈而必然的撞击。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这位在商场上身经百战的领导者,

已经不知不觉地,活成了一个没有“官杀”来制约的皇帝。

一、当“官杀”消失:从一言堂到信息茧房

在东方智慧的八字体系里,“官杀”是一个非常核心的概念。

它代表着什么?

是规则、是压力、是约束、是那个能管住你的人或事。

在任何一个健康的组织里,CEO本身就是最大的“官杀”,

他为整个企业制定方向、设定边界。

然而,当一个CEO走上巅峰,再也没有人能从职位上管住他,

再也没有人敢于当面反驳他时,

他自身的“官杀”就消失了。

此时,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他身边会逐渐被“好好好”、“对对对”的声音包围。

不是下属们都变成了阿谀奉承之辈,

而是在强大的“一言堂”气场下,

那些不同的声音、反对的意见(在命理中类似“食伤”的能量),

要么被压制,要么被劝退。

久而久之,

这位领导者就亲手为自己打造了一个坚固无比的“信息茧房”。

在这个茧房里,他的认知就是真理,

他的经验就是圣经。

他听不到炮火声,

看不到真实的用户反馈,他所看到的一切,

都是经过内部“好好先生”们过滤和美化后的太平盛世。

然而,真实的世界,尤其是今天的互联网世界,

是一个充满无数嘈杂回音的、野蛮生长的丛林。

当这位活在无菌环境里的领导者,

突然赤膊上阵,一头撞进这片丛林时,

他过去赖以成功的权威、经验、指令,瞬间全部失灵。

他所感受到的,只有整个世界的敌意。

二、基因多样性:一个团队的“生存火种”

这种“一言堂”的危险,并不仅仅体现在公关上。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它是在扼杀一个组织的未来。

自然界有一个铁律:

一个物种只有保留足够的基因多样性,

才能在环境剧变时,有存活下去的希望。

平时,可能某一种主流性状表现得最优秀,

但那些看似“无用”甚至“累赘”的少数基因,

恰恰是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火种”。

说不定哪天,气候突变,曾经的优势成了劣势,

而那个被压抑的基因,反而成了唯一的生机。

一个企业、一个团队,同样如此。

那些异见、那些反对的声音、那些听起来不合时宜的“怪想法”,

就是这个组织的“基因多样性”。

你可以有主导方向,但必须要有足够的肚量,

保留这些“火种”的发声通道。

因为领导者的认知,总会有时代的局限性。

上一个时代的成功经验,很可能就是下一个时代的绊脚石。

西贝老板的困境,本质上是60后、70后企业家的思维,

与95后、00后消费主力的世界观发生了剧烈碰撞。

如果他的团队里,早就有人敢于告诉他:

“老板,年轻人不吃这一套”,

并且这种声音能被认真听取,

这场公关灾难或许根本不会发生。

三、满则亏:当全世界都成了你的对立面

《易经》六十四卦,唯有“谦卦”,六爻皆吉。

这背后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

我们常说“满招损,谦受益”。

这个“满”,指的不是你真的无所不能、功德圆满了,

而是指你的世界里,再也没有了对立面。

当一个领导者,上面再无“官杀”制约,

下面敢于直言的“食伤”也被各种规章制度(印)制得服服帖帖时,

他就达到了最危险的“满”境。

因为他消灭了内部的对立面,整个外部世界,

就都可能变成他的对立面。

这正是诸葛亮在《出师表》里反复告诫刘禅的:

“不宜塞忠谏之路”。

其实何止是忠言,任何不同的声音,

都应该有被表达出来的机会。

一个高明的领导者,永远是那个手握权杖的“仲裁者”,

倾听各方,权衡利弊,最终做出决断;

而不是自己撸起袖子,跳进场内和人“对线”的辩手。

一旦亲自下场,你就失去了作为决策者最宝贵的抽离感和全局观。

结语:请为你的组织,保留一个“反对者”

西贝的事件,给所有管理者都敲响了警钟。

你的企业越成功,你的地位越高,

你就越要警惕“官杀”消失的危险。

你必须人为地为自己创造“官杀”,为你的团队保留“基因多样性”。

可以是一个永远唱反调的“恶人”角色。

可以是一套允许匿名反馈的决策机制。

可以是一种深入一线、倾听炮火的文化习惯。

时刻记住,当所有人都对你点头时,

那不是你最强大的时刻,而是最危险的时刻。

留一些对手,留一些异见,留一些说你不好的真实声音。

这不仅是谦逊,更是为了在未来莫测的风险中,

为自己,也为整个组织,留下一条活路。

你最大的敌人,从来不是外部的竞争者,

而是那个被“好好好”包围的,听不到真话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