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圈内人是如何辨别同类与隔离外层的
小小点儿
2024-01-29 12:18:58
🌟上周又来上海出差,第一晚参加了传统金融圈晚宴。
我从北京来赴宴,更加深刻的意识到其实无论京圈还是沪圈,传统金融圈早已完成了价值体系搭建和阶ji驯化,有自己的一套意识形态来辨别同类隔离外层。比如那些high finance会聊奥古斯塔赛场地,聊Exume island私人岛屿的度假,聊信托的法务与避shui。其实重点并不在于聊的话题你真正懂多少,其本质是通过这一套话语体系来辨别对方和你是不是同一个意识形态。酒会上遇到了一位与我配戴同牌表的美女,便浅聊了一下机械表,我认为她大概是愿意与我维护相同价值观的人,那么至少在这样一个场合上,我们是同频的,这就够了。
没有家族背景的新人要跻身名利场更需深谙这个道理。红酒配考究的cheeseboard,收藏艺术品,参加慈善晚宴竞拍,与其说是生活品质的提升,不如说是完成了对内自我意识的驯化,和对外身份定位的趋同。
金融圈,乃至其他任何行业,因利而聚散是常态,因利而共生最稳固。没有价值则没有感情,婚姻恋爱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名利场中的关系呢。将“利益”和“价值”放在所有关系的底部,才能把握好所有社交关系的“尺度”和“分寸”。见过面不代表是朋友,听过课不代表是师生,参与过deal 不代表有核心贡献,到场过不代表有其地位。因利共生的关系最为稳固,过度延伸和渲染的关系多为泡沫。
🌟来上海的第二晚,我见了闺蜜,她专门从陆家嘴带着她公司投的某牌咖啡来到外滩某家小酒馆与我相聚(P5),一如念书时那般执拗。两个西装革履的人见面后瞬间变回了两个傻妞。
没办法,长在青春里的人,即便如今身披麻袋,我也都是爱的。
0
阅读: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