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梅大栋被捕入狱,敌人为了羞辱他,故意把他跟偷牛贼关在一起,谁知偷牛贼

小史论过去 2024-02-01 20:46:52

1928年,梅大栋被捕入狱,敌人为了羞辱他,故意把他跟偷牛贼关在一起,谁知偷牛贼却对他说:“你想不想逃出去?” 在1928年的寒冷冬日,梅大栋被俘入狱。他的牢房在旌德的一所阴暗潮湿的监狱里,四壁石冷,空气中弥漫着霉味。梅大栋的身体被粗糙的绳索紧紧捆绑,脚踝上沉重的脚镣使他的每一步都充满痛苦。 敌人为了羞辱这位革命者,将他与一个偷牛贼老曹关在同一牢房。老曹身材矮小,头发蓬松凌乱,脸上布满岁月的痕迹。原本只是个普通的农民,因偷牛而被捕入狱。当梅大栋被带进牢房时,老曹识别出了这位革命英雄,心中不禁对他的勇气和坚韧钦佩不已。 一天,夏季的闷热让狱卒不得不打开牢门以通风。老曹抓住这难得的机会,悄悄走到梅大栋身边,用他们共同的家乡话轻声问道:“梅先生,你想不想逃出去?”梅大栋对老曹的认识和提议感到意外,但同时也感受到了一丝希望。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两人趁着狱卒不注意的时刻,交换了一些信息。老曹向梅大栋透露了他对监狱的了解,包括狱卒换岗的时间和其他一些有利于逃脱的细节。梅大栋告诉老曹,他相信党的组织会设法营救他。 老曹提出一个大胆的计划:“梅先生,我看您不是这牢房里的常客,您的命运和我不同。我想,我们可以合作,一起逃离这个地狱。”经过深思熟虑,梅大栋同意了。 在夜幕降临,监狱陷入沉寂之时,梅大栋和老曹开始了他们的逃脱行动。在昏暗的牢房里,两人静静地坐在角落,手中紧握着饭时偷藏的木筷子。这些简陋的工具成为了他们唯一的希望。 他们选定了牢房墙壁中最不引人注目的一角作为挖掘的起点。木筷子虽然脆弱,但在两人持之以恒的努力下,渐渐在坚硬的土壁上留下了痕迹。每当筷子抵达更坚硬的地方,他们便更加小心翼翼,以免发出过大的声音引起守卫的注意。 这项艰巨的任务不仅仅是体力上的挑战,更是一种对于耐心和毅力的考验。他们交替进行挖掘,以减轻彼此的负担。一次又一次,他们将松动的泥土小心地藏匿起来,以防被狱卒发现。每当听到外面的脚步声,两人便迅速恢复正常的姿势,仿佛什么也没发生过。 尽管环境恶劣,筷子不断折断,但梅大栋和老曹从未放弃。夜深人静时,他们继续他们的工作。在这无声的夜晚,唯一的声音是筷子刮擦泥土的微弱声响和两人轻微的呼吸声。 随着时间的推移,梅大栋和老曹在牢房墙壁上挖出的小洞虽然仍不足以让人通过,但已经成为了他们心中自由的象征。在这个艰苦的过程中,两人之间形成了深厚的默契和信任。尽管来自不同的世界,但共同的目标使他们成为了并肩作战的伙伴。 然而,他们的计划最终未能实现。他们的越狱计划被方家首领发现,此人立即向敌人报了信。随后,敌人调集兵力前往芜湖,以阻止梅大栋的逃脱。但在这关键时刻,梅大栋机智地趁机向西逃离,经过歙县,最终到达杭州,从而脱离了险境。 在杭州,地下党员曹国云为梅大栋提供了庇护。他在曹国云家中养伤、避风头,这段时间里,他终于重获了自由,但心中的思绪却异常复杂。他深知自己落入敌手是因为返回旌德参与革命活动。想到那些牺牲的战友,梅大栋坚定了继续革命斗争的决心。 两个月后,在曹国云的帮助下,梅大栋前往上海,与党组织重新建立了联系。他开始在总工会沪西分会工作,积极参与工人运动,继续为革命事业奋斗。 1931年,梅大栋在上海党中央办的《红旗日报》工作期间,不幸再次被捕。他在监狱中度过了多年艰难时光,直到1934年才获释。出狱后,他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才在四川的文物保管所工作。1957年,梅大栋去世,终年56岁。 梅大栋的一生充满了波澜壮阔的故事。尽管他历经坎坷,但他始终坚持为革命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他的故事激励着后来的人们继续前进,永远不忘革命先烈的初心和牺牲。梅大栋的生命虽已逝去,但他为革命事业做出的贡献和展现的精神将永远被铭记。

0 阅读:250
小史论过去

小史论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