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驻的车轮——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 #抬头看落日99次
① 今天,这篇笔记继续写海州露天矿,重点放在广场上停着的那些大家伙身上。
② 它们都曾经是海州矿的生产工具。它们形态各异、职责不同。都曾经为这里的生产立下过无数汗马功劳,分别图文介绍一下。
③ 单斗挖掘机:俗名“电镐”,它位于广场的最中央,当初登上了5元人民币图案的就是它!它不仅是露天矿的标志,甚至也曾经是建国初期,中国工业的一个重要符号。电镐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苏联生产,是海州露天矿进行煤矿挖掘的主要工具。
广场上展示的这台电镐保存完好,极具辨识度,吸引了不少游客拍照留念。我注意到在机器的一面,“CCCP”的字样虽然有些斑驳,却依旧鲜红。字母背后的那个国家,曾经寄托过人类的理想,却输给了权力与欲望;曾经不可一世,却已经烟消云散;他们和我们的国家有过肝胆相照,也曾刀剑相向。但这一切,终究归为了历史。
④ 推土犁:听这个名字就有一种清道夫的感觉,它也的确是用于执行清理任务,是1959年由辽宁大连生产的,算是海州矿的省内兄弟。在广场上的这批设备里,它可称老资格了。
⑤ 电机车:一个体量很大的“火车”,也正是如我们所想,主要执行运输任务。它制造时间是1972年,老家有点远,在湖南湘潭。看得出,当初我国发展重工业,的确是全国一盘棋了!
⑥ 蒸汽机车:由华北地区著名的重工业基地唐山生产,制造时间是1974年。在广场上,基本上和电机车属于对称的位置,同样拥有长长的车厢。火车头上面的红星格外耀眼,是很多火车迷最喜爱的经典的火车头造型,是海州矿重要的生产辅助车辆。
⑦ 潜孔钻机:广场上一个大高个,曾经用于采剥生产爆穿孔任务,算得上是特种兵吧!它是1983年,由海州矿自行制造,是广场上这几个设备里比较年轻的一个。
⑧ 这老几位,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有的是海州本地老乡,有的来自遥远的南方,甚至还有外宾,真可谓是“一片热土,八方聚义”!当然了,在广场上,它们是庞然大物,到了矿坑里,却又小的如同玩具。可以想象,昔日里无数这样的车辆,共同工作的场景。
⑨ 如今,他们的车轮停留在了广场上,正如同海州矿一样,时间仿佛凝固在了这里,让人无限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