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文脉 《国子文脉—历代进士文化艺术联展》#值得一去的博物馆 #故宫 图4:清•端石西庐读书图砚。明•琉璃釉透雕状元及第小插屏。清•“喜报三元”鎏银镜。 图6:明•徐渭黄甲图轴。徐渭(1521-1593),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青藤道士、天池山人等,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代文学家、书画家。 图7:明•王守仁草书龙江留别诗卷。王守仁(1472-1529),初名云,更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明代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于会稽山阳明洞讲学,设书院,世称“阳明先生”。后官至兵部尚书。 图10:左为法式善篆书八言联。东观校书文多炳朗,西台宣命言备典章。此联为作者集“天发神谶碑”字,入笔多浑圆、收笔多峭拔,戈戟森然,摄人心魄。中为孙星衍篆书节录碣石门刻石轴。孙星衍(1753-1818),清乾隆五十二(1787)榜眼。工篆、隶书。清代著名藏书家、书法家、经学家,乾嘉学派重要人物。右为赵翼篆书十一言联。忙里有余闲登山临水觞咏,身外无长物布衣蔬食琴书。此联古雅匀圆,平和自然。 图11:清•林则徐行书七律二首横幅。此件书七律二首,行笔自然流畅,秀劲遒逸,得天然之趣。 图14:清•郑燮行书手札轴。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今兴化市,旧属扬州府)人。清乾隆元年(1736)进士。能书善画,工绘兰、竹、石等。书法创“六分半”体,又称“乱石铺街体”,以隶书体参入行、楷体而别有韵致。 图15:清•钱维城君子图轴。图绘松、柏、梅、兰、水仙“五君子”。 图16:清•伊秉绶隶书五言联。此联书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伊秉绶时年55岁,已是晚期作品。结字方正,凝重整肃,气势宏大,显示出伊秉绶晚年对隶书艺术不断开拓变革的境界和魄力。 图17:明•董其昌仿黄公望山水卷。 泱泱中华,人才辈出,他们根植于脚下这片热土,奋发自强,“修齐治平”,结出硕果,溢出芬芳,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棵参天大树枝繁叶茂,常绿常青。“文以载道”,一些进士通过著述与艺术创作,阐释对自身、社会、天下,甚至宇宙的思考,许多思想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阶级和时代,至今仍闪耀着文化、科学的光芒,从根本上塑造着中华民族的性格、品格,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志气、骨气!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国子文脉 《国子文脉—历代进士文化艺术联展》#值得一去的博物馆 #故宫 图4:
师兄注意看
2024-02-15 13:34:10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