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存钱,请远离这5种假需求

胜晨谈商业 2024-02-28 10:36:02
我们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需求,有一些是真正的需求,满足后可以提升生活的幸福感,有一些确实假性需求,除了浪费钱,不能带给我们其他价值。 . 今天小希就来分享5种悄悄掏空我们的钱包的假需求,请大家一定要警惕哦! . 1⃣被过度细化的需求 为什么父母那一辈能存下钱,我们却不能?这是因为我们这一代的需求都被细化了。 解决同一个问题,我们有了更多选择,而更多选择的背后意味着花更多的钱。 ⭐️理性思考:相同功能的物品只需要选择一种即可,洗衣服只需要选择一种即可,口渴只需要喝水即可。 . 2⃣与品味挂钩的需求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商品开始和身份地位、个人品味挂钩了起来,仿佛自己拥有了某样东西,就会变得完全不一样了。 结婚必须要用钻戒、聚会必须佩戴奢侈品、恋爱约会得去奢华餐厅。 ⭐️理性思考:品味没有贵贱之分,它只是生活的长期惯性。靠外在堆砌出来的品味,不仅自己心里发虚,别人也不屑一顾。 . 3⃣营造场景的需求 现在商家的销售手段越来越厉害了,为了让我们买单,开始把商品场景化,用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来刺激我们消费。 ⭐️理性思考:那些和现状生活场景不匹配的物品,大概率都会被闲置。而用不上的物品,再美好也是多余的。 . 4⃣想象出来的需求 有的时候,我们买的不是物品本身,买的是对自己美好的期望,我们以为把这些物品买回来,自己就会开始改变。 然后现实却是,这些美好的想象,终归只是想象。如果人没有改变,那么购买再多的外在物品也是枉然。 ⭐️理性思考:先改变自己,在为改变后的自己购置物品。只有改变后的自己,才配得上承载美好期望的物品。 . 5⃣制造焦虑的需求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压力和焦虑。放大压力、贩卖焦虑也成为了很多商家的流量密码。这些被放大的焦虑,除了让我们花钱之外,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改变。 因为一个人能够改变,动机一定是来自于内心深度的渴望,而不是外界营造的焦虑。焦虑带来的紧迫感,在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消失,最后我们还是会继续摆烂。 ⭐️理性思考:与其盲目跟风,不如认真想一想自己需要的到底是什么。从自己的需求出发,才能真正花对钱,用钱带来幸福感。

0 阅读:0
胜晨谈商业

胜晨谈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