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自律去存钱?你真的做错了!

胜晨谈商业 2024-02-29 00:23:06
提到减肥和存钱,你是不是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要自律?你总要求自己更加自律一些,因为好身材和更有钱都得靠它。 . 然而,当你这样要求自己的时,99%的结果都是:间歇性勇猛精进,间歇性混吃等死。 . 和你分享一个关于我的真实故事: 今年3月底,我从武汉回到安徽老家,因为多吃少运,胖了不少,所以5月我决定开始减肥,每周跳绳3次,每次半小时。 就这样坚持了2个月,我的体重不仅没掉,反而往上涨了3斤,让我非常挫败。 . 为什么会这样的呢?这是因为每次跳完之后,我都觉得自己特别棒,消耗了很多卡路里,然后就会不自觉地多吃一点零食,我陷入了道德许可的陷阱中。 所谓道德许可,就是当我们做了一些好的行动时,会允许自己做一些坏的行为,就像我锻炼之后会给自己加餐,因为我觉得这样可以功过相抵。 . 存钱也是一样的道理,当我们辛苦存钱时,我们就会觉得自己已经做了好的行动,就很想放纵一把,因为觉得可以功过相抵,结果很可能把好不容易存下的钱都花出去。 . 所以,靠自律去减肥/存钱,这件事儿真的不太靠谱。因为自控力是极其稀缺,很难提升的。想要不断完成突破,靠的绝对不是自控力,而是更自然的习惯本身。 其实,任何宝贵的资源,天然就是稀缺的。也许你会觉得,有钱人没有窘迫的时候,身材健美的人不喜欢偷懒。但事实是,他们最具优势的是保持对适度稀缺的调节力。 . 我们拿财务问题举个例子:你有没有发现,身边收入和消费水平差不多的人,给人呈现的气质也非常不同?为什么总有些人,得体却不奢侈;有些人不断翻新衣柜,却很难称得上优雅? . 其实和自控力一样,省钱也是个伪命题。如果放到整个人生的时间跨度来看,我们只会有一个主题:分配。 对于钱,我们要思考的不过就是怎么分配的问题。是现在花还是未来花?是花在这件事上,还是花在那件事上? . 就拿消费来说,我发现我所有的后悔型消费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买时高估了快感,用时低估了价值。也就是它们的“好东西分数”太低。 好东西分数=(购买时的快乐 + 享受频率 × 单次愉悦度)/ 产品价格 . 所以,想要存钱真的很简单。与其说强求自己不剁手,不如拥有适合自己的分配决策机制,才能习惯成自然,才能无痛把钱存下来。 . 1⃣学会做消费前分类 2⃣提升自己对于品质的资格感 3⃣用持久的兴趣来进行筛选 换个思路,别逼自己去自律了,我们需要的是享受适合自己的好习惯。

0 阅读:0
胜晨谈商业

胜晨谈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