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俊德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里,还在专心处理工作,拒绝儿子的探望,弥留之际,最放不下的还是国家,真正做到了战斗到最后一刻。 1938年,林俊德出生在福建省一个贫困的山区里,所有人都靠着父亲微薄的工资养活,困难的时候甚至连饭都吃不饱。 再加上当时时局动荡,一家人的生活就更加艰难,尽管林俊德在学校里成绩非常好,但父亲还是忍痛让孩子退学。 不久之后,林俊德所在的地区解放,他靠着政府发下来的补贴又考上了初中,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林俊德在书本上学到了中国人被欺辱,被奴役的历史。 从那时候开始,林俊德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事业中,摆脱这段屈辱的历史。 在校期间,林俊德是最刻苦的那一个,他就像一个海绵一样,疯狂的汲取知识,丰富自己,并且以全班第一的成绩从大学里毕业,之后便投入到为国筑盾的伟大事业中。 林俊德带的团队很多人都和他差不多大,当时我们几乎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人敢保证一定会成功。 但是所有人都有着“不破不立”的决心,靠着一腔热血,隐姓埋名来到了茫茫的戈壁滩,环境的艰苦暂且不论,这项工作本身就隐藏着巨大的危险,没有人比他们更明白,但他们还是去了。 1964年10月16日,一望无垠的戈壁荒漠上,一颗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林俊德及其团队的工作是记录爆炸的冲击波参数,这是检验原子弹是否爆炸成功的重要依据。 那时候我们的技术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连一个标准的仪器都没有,那就自己做,不管是不用的打气管还是废旧的木头,在林俊德手里都能派上用场。 为了模拟低温的环境,林俊德带着团队扛着仪器爬到三千多米的山顶上,温度还不够低怎么办?那就在夜里工作,最后他们终于在零下六十多度的环境中完成实验。 2012年5月4日,74岁的林俊德被查出患有胆管癌,已经到了晚期,医生建议林俊德立刻进行手术,这样也许还能延长一些寿命。 林俊德想也没想就拒绝了,接下来的日子里,他清醒的每一秒都非常珍贵,他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手术台上。 于是他不顾身体的情况,带着氧气管,身上插满了各种管子,坚持把工作的电脑搬到了病床前。 知道这个决定会面临什么,林俊德的儿子虽然支持父亲的选择,但内心还是充满了悲痛,他想要在父亲生前多陪陪他,却也遭到了林俊德的拒绝。 他的电脑里是国家的重要文件,是学生们的论文,林俊德用颤抖的双手艰难地挪动鼠标,争分夺秒的做完每一件事。 有人劝林俊德躺下休息一会,林俊德却说:“我不能躺下,一躺下就起不来了。” 5月31日上午,林俊德的双眼已经看不清东西了,他告诉旁边的人:“C盘我做完了”。 下午的时候,林俊德连坐着的力气都没有了,即便是带着氧气机,他也大口大口喘着粗气,来看望他的人都小声的陪在他身边,怕吵到他。 最后,这位生前从未缺席过一次我国核试验的伟大的科学家,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如今国家的强大离不开这些先辈们的奉献,我们作为后辈,也始终欠他们一句“谢谢”!
林俊德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里,还在专心处理工作,拒绝儿子的探望,弥留之际,最放不下的
洋洋爱说史
2024-03-28 11:48:47
0
阅读:41
鹿回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