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京东或率先"举白旗" ,阿里准备“持久战”、美团面临挑战

8月18日,摩根大通在最新研报中称,京东二季度外卖投资损失达130亿元,超出摩根大通预期的100亿元。基于此数据,摩根大通大幅上调阿里巴巴三季度外卖损失预期至300亿元以上,远超此前预测的170亿元。
摩根大通在研报中提醒道,市场应密切关注即将公布的阿里巴巴和美团2025年二三季度财报,特别留意其盈利能力的下行风险。
研报指出,京东因财务压力或率先在三季度退出价格战,阿里巴巴基于战略考量可能继续投资外卖业务,而美团作为行业龙头将面临最严峻的长期挑战。
“京东财报揭示行业竞争超预期”
京东二季度新业务板块收入同比飙升198.8%,主要由京东外卖驱动。然而,该板块的运营亏损从去年同期的7亿元急剧扩大至148亿元。
摩根大通称,从京东2025年二季报可以清晰看出,中国外卖市场的竞争和投资强度远超摩根大通最初预计。
数据显示,摩根大通此前预测京东2025年二季度外卖投资损失为100亿元,但实际财报显示当季损失高达130亿元,超出预期30%。
摩根大通分析师认为,京东的二季报表现可作为阿里巴巴和美团的重要参考指标。根据摩根大通测算:
京东2025年二季度每单损失约为10元。即使阿里巴巴的每单损失仅为京东的一半,假设日均订单量为7000万单(周末订单量峰值的70%),2025年三季度阿里巴巴源于外卖的损失也可能超过300亿元,远高于摩根大通此前预测的170亿元。
根据摩根大通预测,2025年二季度至四季度外卖闪购投资的财务影响为:
京东:135亿元、144亿元、94.5亿元
阿里巴巴:56亿元、169亿元、161亿元
美团:27亿元、57亿元、37亿元

摩根大通称,对应的每单亏损方面,京东预计为8元,阿里巴巴为1.87元。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即将公布的阿里巴巴和美团2025年二三季度财报,特别留意其盈利能力的下行风险。
面对高强度竞争带来的巨额损失,摩根大通认为京东可能率先回撤。渠道调研显示,最近宣布转向理性竞争后,阿里巴巴和美团的价格补贴仅略有下降,而非显著减少。
考虑到竞争对手更激进的价格补贴策略以及更大的财务灵活性,摩根大通预计京东可能率先在2025年三季度取消价格补贴。
目前摩根大通预测的京东2025年四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比市场一致预期高122%,且存在进一步上调的可能。
摩根大通称,与京东形成鲜明对比,阿里巴巴显然准备打一场持久战。据媒体报道,外卖闪购投资加码以来,淘宝的日活跃用户、用户参与度及淘宝商家的线下成交额均出现增长或改善。
摩根大通认为,未来几年阿里巴巴可能继续对外卖业务投资并探索闪购方面的机会。这意味着外卖市场份额结构不太可能回到2024年的状况,行业竞争格局将发生根本性改变。
作为外卖市场的传统霸主,美团面临的挑战最为严峻。摩根大通指出,市场份额结构的变化对美团构成重大挑战,原因是过去美团获得了绝大多数乃至100%的行业利润。
更令人担忧的是,对该行业的长期投资可能改变消费者行为并降低行业平均订单价值和GMV,这将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利润池。摩根大通警告,如果行业利润池和美团的市场份额双双下降,美团的股价将面临持续压力。
2、理想又又又调整销售体系了

继今年3月份后,理想近期再次宣布调整销售与服务体系的组织结构。
此前在3月份设置的「五大战区」被撤销,而是由总部直接管理全国 23 个区。另外,原有五大战区的中区负责人韩希担任理想销售业务负责人,向理想汽车总裁马东辉汇报。
如果从近年来的情况来看,理想汽车在销售层面的新一轮调整,当然不是孤立行为—某种程度上,它是理想汽车在进一步走向纯电战场过程中的必要之举,也是理想汽车以「成长」为核心驱动力继续向上的体现。
“销售体系变革,核心是迎接纯电”
理想汽车这一次变革销售体系,更像是其自我纠正机制快速反映的一种外在表现——其核心逻辑在于,自从2025年开始到现在,理想汽车的销售体系依然经历了数次变革。
而这些变革背后,都有一个重要背景:理想纯电战略的持续深入。
2025年3月,理想汽车的「销售和服务群组」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变革调整——这一业务板块包括零售、售后服务、充电、质量运营、海外业务等板块,总负责人是时任销售与服务高级副总裁邹良军。
在这次变革调整中,理想汽车对零售板块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原有的26个战区合并成东、西、南、北、中五大战区,而各个战区则对各自的销量、利润和 NPS(净推荐值)负责。
这五大战区的负责人,都向邹良军汇报。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调整中,原来负责总体零售业务的销售副总裁韩希被任命为中区零售负责人。在媒体报道中,这一变动被解读为减少管理层次,加强赛马。
对于这次调整,理想汽车当时回应称,此举借鉴了苹果等国际企业区域化管理的经验,推动「区域深度服务+总部能力赋能」的区域组织升级;不仅如此,通过将决策权下沉至五大区,各区域可快速响应本地用户个性化需求。
而在外界的解读中,有媒体和行业人士称,这一动作,一方面是为了完成当年的销量目标而做准备;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纯电SUV的上市做准备——毕竟,在纯电和增程的产品区分下,新能源汽车的区域属性更加明显。
不过,在3个月后,情况迎来了重大变化。
6月27日,理想汽车发布内部信,宣布原有的「销售与服务群组」与「研发与供应群组」合并为「智能汽车群组」,负责人为理想汽车总裁马东辉,向董事长兼CEO李想汇报。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调整中,原高级副总裁、销售与服务群组负责人邹良军转任公司顾问。
按照理想汽车官方的说法,「智能汽车群组」的成立,是通过研发、供应、销售、服务的端到端经营与深度协同,更好地实现面向用户的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与经营闭环。
对此,一位接近于理想汽车的行业人士分析称,理想汽车这次调整,本质上是为了进一步消除部门墙,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为理想纯电SUV的发布做好销售端布局。
站在这个角度来看,理想汽车在8月中旬进行的这一轮变革,其实在6月份就已经看到先兆了。
上述行业人士表示,理想汽车在销售端成立五大战区后,各个战区为了完成销售任务,容易出现「各自为政」的情况,这其实不利于理想汽车在销售端实现整体发力,扩展新客户。因此在三个多月的试水之后,理想汽车也已经在思索调整下一步动作。
本质上,在经历了6月份的组织调整之后,8月份的销售端调整其实是可以预见的。
这位行业人士表示,「这里面的核心逻辑,还是理想汽车希望第一款纯电SUV理想i8之后看看市场的反馈,而i8发布会后,理想汽车已经意识到,销售端的变革势在必行」。
3、苹果正式宣布入驻小红书

8月15日,苹果正式宣布入驻小红书。
官方账号“Apple”的简介为:你好,这里是Apple。在此和大家分享科技、创意与未来。
截至目前,苹果官方账号粉丝量已达20.5万,官宣视频点赞量突破11.7万。

这是苹果在中国继微信公众号(2018年)、微博(2019年)、视频号(2021年)、抖音(2022年)后的第五个官方入驻平台。
此次苹果官宣入驻小红书,正值秋季发布会前夕。
多方消息已确认,苹果秋季发布会定于9月10日凌晨1点举行,届时将推出iPhone 17系列四款机型(标准版、Air、Pro、Pro Max)及多款配件。
而小红书聚集了大量18-35岁追求时尚、科技与品质生活的年轻群体,与苹果的人群画像有着较高的重合度。
除了为即将到来的新品发布会造势,来自国产厂商的竞争压力也是苹果入驻小红书的关键因素之一。
华为、小米、vivo、oppo等品牌已经在小红书建立了完整的内容生态,不管是官方账号运营还是KOL种草合作,都早已进入成熟阶段。
可以预见,苹果也将很快在小红书展开进一步的商业化动作。
4、传Oracle将裁掉35000人:全球裁员风暴来袭,印度成重灾区

2025年8月的第二周,数据库巨头Oracle(甲骨文)在印度上演了一场科技行业史上最迅猛的裁员行动。据内部员工爆料,印度多个办公室突然关闭,约1.8-3.5万名员工在48小时内收到解雇通知——这个数字相当于Oracle全球员工总数的11%-22%,这一数字创下了印度科技行业单次裁员的新纪录。
被裁印度员工匿名控诉:"会议室突然锁门,电脑权限瞬间失效,连告别邮件都来不及发"。
关键数据对比:

被"优化"的核心团队:
企业工程部门:架构设计岗裁撤20%;
Fusion ERP:传统模块开发团队缩编35%;
AI/ML技术组:非核心算法工程师批量离职;
OCI AI团队:业务重合岗位合并。
幸存者自述:“每天进办公室都要刷卡确认自己还没被裁,会议室全被HR部门征用做离职面谈。”
“裁员范围可能进一步扩大”
内部消息显示,Oracle在欧洲、亚太等地区的管理层即将召开紧急会议,这预示着裁员范围可能进一步扩大。目前Oracle全球员工总数约为16.2万人,若35000人的裁员计划全部实施,意味着超过五分之一的员工将受到影响。从班加罗尔到奥斯汀,一场静默的恐慌正在Oracle全球办公室蔓延:
英国:雷丁办公室暂停所有晋升流程;
加拿大:多伦多团队收到"业务评估"通知;
墨西哥:客户支持中心半数工位清空;
新加坡:亚太总部要求员工即日起备份个人文件。
目前,Oracle公司尚未就裁员传闻作出正式回应。但据内部人士透露,公司可能会在未来两周内发布官方声明,届时将公布具体裁员方案和补偿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