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推销,“售卖”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的消息最近频繁出现在网上,“当选”院士的不少是商务背景的人士,但也有一些学术界的。 其实类似的在国内推广的“院士”还有不少,不止这一个,大家都呼吁调查一下。但难题是,类似组织机构的确存在,只是其学术地位和国内中科院,工程院完全不是一回事,他们无非利用了一种中外文化和信息差,把院士做成了一门生意。 西方国家你可以随便注册一个组织,原则上叫什么都可以,比如还有叫联合国科学院的,但和联合国没关系。更不要说全球,欧洲,亚太等等名义的组织机构,尤其是非赢利性机构,分分秒秒就注册下来,没有批准之说。 但恰恰一部分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这种制度差,文化差,我们对相关机构组织设立都有严格规定,限制,因为我们的信用体系是组织,是单位,权威的一个典型代表就是单位或机构的名字。 中外这种差异给了太多人钻空子的机会,于是类似的科学院与院士就如雨后春笋泛滥。 严格从法律方面很难说这些院士是假的,只是此院士非彼院士,和中国人理解的院士不是一回事,丢人的不是那些钻空子的人,是一些“当选”的院士自己,只要他自己不觉得丢人就好。
公开推销,“售卖”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的消息最近频繁出现在网上,“当选”院士的不少
小明看教育
2024-05-01 11:57:43
0
阅读:63
雨巷
太多的人想学术帽子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