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苏州村民小王在五峰山下挖知了猴,看到地上有个洞,刚要动手,怎料被同村

静静的聊 2024-05-20 19:23:36

1954年,苏州村民小王在五峰山下挖知了猴,看到地上有个洞,刚要动手,怎料被同村小陈半路截胡。看着肥嘟嘟的知了猴被小陈收入囊中,小王心里很不爽,他决定以牙还牙,也让小陈尝尝被抢的滋味!

小王当时故意靠近小陈,时刻注意着他的一举一动。看到小陈发现一个小洞,正要抬手,他一个箭步冲上去,一铲子抢先插下,将洞内一只金灿灿的知了猴逮入手中!

小王当时很得意,正要炫耀他的战利品,却发现小陈盯着他手中的知了猴,一脸的惊愕。小王这才后知后觉发现不对劲——手中的知了猴从头到尾似乎一动未动!他定睛一看——不得了,这居然是一只金光灿灿的金蝉,再瞧金蝉脚下,竟还踩着一片晶莹剔透的玉叶!

小陈愣了半天,终于缓过神来:“洞是我先发现的,这东西应该属于我!”小王牢牢攥紧金蝉,厉声反呛道:“谁先挖到就是谁的,跟你学的!”

小陈见言语无效,顿时起了动手硬抢的心思,不过仔细一想,对方一米八大个,他根本不是对手。思前想后,只得退而求其次,提出与小王分享金蝉。不过小王当时正在气头上,果断拒绝了小陈,并怒斥他白日做梦!小陈无计可施,决定找村长评理。

村长当时正在地里除杂草,一听挖到了金蝉,当即撇下手中的锄头,跟随小陈马不停蹄赶往小王家。看到小陈口中念念不忘的金蝉,村长惊得目瞪口呆——这物件实在太漂亮了!

一只形神毕肖、金光灿灿的金蝉,栖憩在晶莹润泽的玉叶上。看这金蝉,头部前伸,怒目圆睁,双翼略张,嘴巴微开,一对前足翘起,一对后足微微抬起,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再看这玉叶,玉质洁白无瑕,玉脉根根分明,细节刻画入微,做工极为精致。

村长当时心想,如此精美的物件,绝非常人所能拥有,这很可能是古代某位达官显贵遗留下来的文物。事关重大,他当即要求两人不要再争吵,这只金蝉暂时谁也不要动,等文物站的同志鉴定之后再做定夺!

村长与文物站火速取得联系,对方非常重视此事,立即派出几位考古人员赶赴现场。当时来的考古人员都是站里见多识广的老专家,然而看到这金蝉玉叶,他们依然震惊不已——如此动静结合、妙语横生的物件,他们也是头一次见!

经过仔细鉴定,这金蝉全长2厘米、宽0.8厘米,厚0.6厘米,其中翅膀的厚度仅0.2毫米。金蝉总重4.65克,确系黄金铸造,纯度高达95%。这玉叶长5.2厘米、宽1至3.2厘米,系新疆和田所产上等羊脂白玉精工琢磨制成。

考古人员判断,这件罕见的“金蝉玉叶”应该是一枚发簪。因为在玉叶下方,他们发现了一朵银质的、五瓣梅花状的花托,托中还有一个2毫米的小孔。显然,原本有一根发簪镶嵌在花托上,将金蝉玉叶连为一体,只是这根发簪如今已不知遗落何方。

得知这件东西是在五峰山下挖到的,考古人员凭借敏锐的职业嗅觉,猜想那里极有可能有座古墓。

果然,经过挖掘,那里真有一座20多平米的明代墓葬。经过清理,考古人员惊讶地发现,这座规模不大墓葬里,竟然埋着四具遗骸,且均为女性!

这几人是谁,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专家仔细考证发现,原来这是明代弘治年间进士张安晚的家族墓,这四位女性分别是张安晚的妻子和三位小妾。

清理墓葬时,考古人员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墓中四位女性,三位的陪葬品十分寒酸,剩余那位的却很丰富。考古人员当时在这位女性的骸骨头部,发现了二件银笄、四件金银嵌宝玉插花,以及一根4.7厘米长的银柄!

专家们目光如炬,当时就意识到,这根银柄与那“金蝉玉叶”下方银花托上的小孔,直径一致。他们的猜测完全正确,那“金蝉玉叶”确实是一枚发簪,而发簪的主人正是这位女性!

专家进一步调查发现,这位独得张安晚偏爱的女子名叫魏氏,是张安晚第四位小妾,年龄比张安晚足足小了20多岁。

有人认为,这枚珍贵的金蝉玉叶发簪,可能是魏氏的嫁妆。也有人认为,这枚珍贵的发簪可能是张安晚送给魏氏的定情信物。

对此专家认为,金蝉玉叶是非常贵重的物品,拥有它的人非富即贵。年轻的魏氏嫁给垂垂老矣的张安晚做小妾,她不太可能是大户人家的小姐。也就是说,这发簪不可能是她的嫁妆。专家们觉得第二种看法倒是更为合理,这发簪最有可能是张安晚送给魏氏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金蝉玉叶发簪除了做工精美外,还有着特殊的寓意。蝉又称知了,“知”通“枝”。就是说,这“金蝉玉叶”寓意“金枝玉叶”,赞美女子出身高贵!此外,这种金玉结合的做法,还有金童玉女、金玉良缘的美好祝愿!

这枚金蝉玉叶发簪构思精巧,工艺复杂,制作精美,是明代中期的巅峰之作,同时也是目前国内出土的一件孤品,珍贵无比!发簪为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南京博物院,是其“八大镇馆之宝”之一!

1 阅读:1537

评论列表

在水一方

在水一方

16
2024-08-12 16:08

妙语横生的物件!!!!!!

责任

责任

3
2024-08-17 11:17

可以领锦旗了

静静的聊

静静的聊

家国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