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议论:中兴通讯的现金资产与苹果的现金中性原则(下) 叁、苹果公司的现金中性

御风而行 2024-05-30 12:21:19

文人议论:中兴通讯的现金资产与苹果的现金中性原则(下) 叁、苹果公司的现金中性原则。 账上现金多,好不好?这个,见仁见智。但是,这几年,风向在变。尤其是苹果公司明确提出“现金中性”原则后,对现金过多的做派,批评之声越来越多。 活到老,学到老。苹果的提出“现金中性”原则,也是文人新近学到的东西。在最近几个财季业绩发布会上,苹果管理层一再强调他们的财务目标是保持现金中性,意思就是账上现金太多,不是什么好事。公司应该适度控制现金规模,将现金的效益用到最大化。看看苹果自己的做法吧:根据2023年年报,总市值近3万亿美金的苹果公司,年营收3943亿美金,归属股东的净利润为969亿美金。可就是规模如此之大的苹果公司,其账上的现金却常年不过2、300亿美金。加上其他现金等价物,也不过600美金。而且,苹果的负债率长期超过80%,资产杠杆倍数超过5倍。经营可算是相当地激进。但这并不妨碍其做为全球最大市值公司的价值,常年市值在20亿人民币之上。奥秘何在?至少奥秘之一就在其现金中性原则。多于经营必须的现金,应该用于分红或者持续回购公司股份,提高对于股东的回报。5月2日美股盘后,苹果公布了其第二财季业绩。尽管账上现金依然并不是那么的充沛,但公司再次宣布计划1100亿美元回购公司股份,同时将股息提高4%至每股25美分。 什么叫尊重投资者?苹果公司的做法就是最好的回答。事实上,美股中还有相当多的企业都与苹果一样,并不在账上生积死积现金,而是把多余经营需要的现金用于回馈股东,包括现金分红与大力度回购注销公司股份。这些公司受到全球投资者热捧,天经地义! 肆、中兴通讯多余现金的出路展望 无论对标国际大公司还是国内的通信设备类上市公司,中兴通讯目前账上870亿的现金,显然都已经大大超过自己经营所必需了。客观看,中兴通讯这样规模的企业,宽打满算,账上常年保持2-300亿的货币现金,足也。也就是说,现在中兴通讯的现金,起码有600来亿 ,都是不必要的冗余储备。 现金过多,肯定不利于公司资产效率的最大化。中兴通讯多出的600亿现金,放进银行,一年的存款收益,最多也不过15亿,对公司每股收益的增加非常有限。而要拿出去收购或者再造一家企业,参考紫光股份收购新华三的估值测算,每年增加40亿的利润,可以说是轻轻松松,而这就会增加公司收益近40%。最不济的,简单粗暴地测算,直接用之回购注销公司40%的股份,公司股份减少到27亿,至少也意味着公司每股收益会立竿见影地大幅增加。道理非常简单。 这个账,谁都算得出来。文人相信,这么简单的道理,公司管理层也会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以他们的智商与多年企业经营的阅历,不会不明白这些粗浅的道理。但是,真要走出这一步,也是公司经营战略上的一个大的变革。所以,文人猜想,公司的管理层不是没有想法,而是还在“憋大招”,在积蓄力量,等待时机,随时可能发出雷霆一击。个人猜想,公司决策层,对于多余现金出路的安排,最终也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回购注销公司的部分股票。目前看,中兴通讯7.52亿股的H股,对公司的形象与融资已呈鸡肋之势。公司回购注销股份,大概率会从H股的私有化退市开始。H股回购注销后,中兴通讯的股本立刻从47.8亿减少到40.3亿,减少幅度接近15.7%,这就意味着摊薄的每股收益就直接增加近两成。这个增加速度,比通过公司经营增加利润要迅速得多。而且,以目前H股的情况,私有化H股的成本估计不过160来亿人民币,掏出这个钱,小菜一碟哦。 第二、积极开展并购,通过外延式发展壮大公司规模。前面,文人曾经分析过,公司营收增长乏力,而公司长期忽略外延并购,是公司发展战略的一大不足。文人猜想,以前在并购上保守,也与公司应付大漂亮制裁、自身实力不够强大有关。现在财务状况今非昔比,公司很可能腾出手来干这个事情了。参考紫光股份并购新华三的股权,中兴通讯豪掷300来亿,并购一两家规模企业,是完全有可能的。如此,每年至少可以增加公司营收300来亿,利润20来亿。关键是,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并购两条腿走路,一定会加快公司发展步伐,助力公司尽快实现进入世界五百强的梦想。 第三、加快投资步伐,主力公司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个方面,公司一直在做。但考虑公司现金的富裕程度,这方面的步伐,很可能进一步加大。包括公司在新的方向上加大布局,也包括参股其他企业。不赘述了。 中兴通讯的家底摆着。价值投资,就是以大大低于价值的价格买入。中兴通讯,绝对是一个好标的。长风破浪会有时,一行白鹭上青天。先知先觉者吃肉,后知后觉者喝汤,不知不觉者买单。老虎不发威,别当它是病猫!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人看法,友情分享。据此操作,责任自担。有所收获,别忘一赞。欢迎讨论,欢迎转发!

0 阅读:7
御风而行

御风而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