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评价和强基计划,为何我极少推荐报考?
觅夏高考志愿
2024-06-02 17:06:07
很多人觉得强基计划、综合测评属于多一次录取机会,而且觉得是精英培养模式,可谓一举两得,实则大错特错,强基本意是培养科研人才专才,并不是为就业服务,更不是大众适合,仅适合极少数天赋异禀且极度热爱的那种考生。强基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报考机构、家长、学校都在拼命往低分读名校钻,完全把强基的本意扭曲了。最近两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发生了变化,新增了一些工科专业,比如东北大学的自动化、西北工业大学的飞行器、北京理工大学的智能无人技术等,这些专业都是本校的王牌专业,但因为强基计划中工科专业招生数量极少,所以竞争力要高于普通批次,换句话说,即便你录取到了这些专业,那么你不但没有捡便宜,还可能需要更高的分数。
另外强基计划和各种拔尖班都属于精英教学模式,所谓精英教学模式未必适合多数考生,不但有淘汰率,而且课程难度也非常高,就算是工科专业那么也注重数理基础的培养,大一就要学习数学分析这样的课程,而一般的985大学也不会开设这样的课程。数学分析难度是非常大的,即便是650分以上的考生,在大学挂科的也非常常见。强基计划都属于985大学的拔尖班,考试基本不存在放水的可能,如果你被淘汰那么转入普通班的话,那么课程衔接都是个问题。
综合测评的初衷就是选拔综合能力更强的考生,综合测评指的就是除高考成绩以外的能反映出孩子天赋的考核方式,综合测评和强基计划的招生专业区别很大,强基计划多数都是极难就业的基础学科,综合测评虽然有很多工科专业,但是招生专业一般都不全,热度最高的专业一般不会放在综合评价招生,有些大学甚至把一些招生困难的冷门专业都放在了综合测评招生,比如去年东南大学在江苏的综合评价招生投放了一大堆土木和工商管理类专业,但是在普通本科批次东南大学根本没有在江苏招土木、工商管理等专业。
强基计划和拔尖班在深造上有政策性倾斜,而综合测评则极少有这个优势,深造主要靠自己,就算你综合测评降了一点分数录取成功,那么你的对手多数都比你分数高,你和他们去竞争有多少胜算?所以,综合测评虽然可能降了一点分数,但是绝非捡便宜,也可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0
阅读:248
Willy
关键是强基计划不能转专业,这种基础性的东西,你出来就业的时候的就业面比较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