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耗费3个亿,捞上来一艘沉船,没想到船身800年都没腐烂,里面文物竟有18万件!沉船上一个碗就够普通人不愁吃喝一辈子了!这其中有什么秘密? (主要信源:原文登载于澎湃新闻 2017年5月17日 关于《疯狂探险家迈克·哈彻的海洋寻宝活动如何逼出了“南海一号”》的报道) 1987年,两位英伦年轻人为寻找一艘失踪的英国货船"莱茵堡号",怀揣冒险探索的憧憬,来到了遥远的东方,他们结识了广州打捞局的水手们,在一拍即合之下便携手开启了南海探宝之旅。 尽管配备了先进的水下探测设备,但是打捞队伍仍然在茫茫大海中孜孜探寻了近一年,始终一无所获。 就在两位英国小伙打算放弃的时候,突然的一个奇迹出现了!水下探测仪捕捉到了一个陌生信号,当打捞抓斗缓缓升起,众人不禁齐齐屏住了呼吸——一缕缕厚重的淤泥之下,赫然暗藏着一批仿佛来自深宫的瓷器,以及一条份量十足的金质腰带。 顿时,现场为之沸腾,虽然这批珍贵文物的款式与年代明显不是他们所寻找的"莱茵堡号",却更让打捞队员们心潮澎湃:在这片海域下,是否存在着一个更加不可思议的宝藏等待着他们? 不过,就当时的技术条件而言,要完整打捞出一艘如此庞大的古沉船,无异于痴人说梦,无奈之下,打捞队只能暂时放弃,带着心头的重重谜团和兴奋回航了。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当年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今已不再是梦想,于是,2007年,一支装备先进的考古打捞队伍再次展开了征程。 考古船只中的"华天龙"号起重船,足以轻松托举数百吨重的沉船;用于装载沉船的特制"沉箱",更是大得堪比一个篮球场。 这艘被打捞队命名为"南海一号"的古船,就深埋在海底30多米的位置,周围全是厚厚的淤泥。为最大限度保护文物,专家们谨慎缓慢地将钢梁一根根插入沉箱底部,再将整个完整的沉船缓缓托举而起。 就这样,历经数月的连续奋战,终于在2007年7月,这艘沉睡了800多年的宋代商船重现于世!修长纤细的船身线条,典雅精巧的船舱结构,无不令人赞叹不已,而船上出土的文物,更是令人咋舌:居然多达18万件之多! 珍贵的金银器皿、玉石珠宝,精美绝伦的瓷器和其他海上商品,仿佛将当年东西方贸易往来的场景完整保留了下来,考古学家欣喜若狂,不禁赞叹这艘船只简直就是一座海上活着的"文物宝库"! 仅船上出土的瓷器就多达13000件,种类繁多,工艺精湛,多属国家一二级文物,堪称宋代名窑瓷器艺术的珍品。 专家推测,当年这艘商船可能是触礁沉船后,很快就被海底的淤泥完全掩埋,海底缺氧环境有效阻止了空气和微生物的侵蚀,给珍贵的文物们营造了一个天然的"密闭舱"。 为了抢救这批国之重宝,考古队付出了极大的心血,沉船打捞出水后,第一件事就是将其浸泡在特制的盐水中,以防木质结构在突然暴露于空气中迅速风化。 接下来是一个格外纤细入微的修复过程,专家们耗时长达十几年之久,一点一点将包裹船体的厚重淤泥清理干净,终于让"南海一号"全新的容颜重现在世人面前。 如今,这艘宋代海上"活化石"静静伫立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内,游客可以透过360度无死角的玻璃幕墙,尽情领略它的雄伟庄严,这艘船的重现,为研究古代中外贸易往来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它见证了中国古代造船业和航海事业的发达水平;更重要的是,它再度唤起了人们对东方海上丝绸之路辉煌时期的无限遐想。
我国耗费3个亿,捞上来一艘沉船,没想到船身800年都没腐烂,里面文物竟有18万件
小加娱的史书
2024-06-04 16:44:23
0
阅读: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