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南京地铁鸡鸣寺事件当事人发声,粉衣小仙女太玻璃心!

01.估计南京文旅做梦也没想到,当地著名旅游景地“鸡鸣寺”因为一个小仙女的玻璃心火上了热搜。事件当事人女游客出来回应了事
01.

估计南京文旅做梦也没想到,当地著名旅游景地“鸡鸣寺”因为一个小仙女的玻璃心火上了热搜。

事件当事人女游客出来回应了事情的前因后果,10月4日这天,她和老公等家人乘坐南京地铁3号线准备去红山动物园玩儿,计划在回来的时候也顺便去鸡鸣寺和玄武湖看看。

没想到地铁行驶到离鸡鸣寺站没有几分钟的时候,一个穿粉色衣服的女子从旁边经过后,又突然冲回了他们的面前,告诉游客一家人谁都不要走,说“鸡鸣寺”就是在暗讽她,随后拨通报了警电话,对着电话里喊,说游客一家人太没有素质了,用“鸡鸣寺”这个地方暗讽她,她的诉求是等她下车的时候也让游客一家跟着下车。

粉色衣服女子的意思是一起去派出所处理这个事情去。

但是后续她可能也觉得自己无理取闹,却自己下车先行离开了。

从女游客当事人拍的视频可以看出来,粉色衣服的小仙女情绪非常激动,她认为游客一家口中提到“鸡鸣寺”三个字中的“鸡”字是对她暗讽,还对对方的老公说:“我如果对你说'鸭'你会高兴吗?”

“鸡”对“鸭”,原来症结在这里。

不过,这个小仙女也太能对号入座了,先不说当事人和她远日无怨近日无仇,怎么会无缘无故地嘲讽她?再说南京当地确实有“鸡鸣寺”这个景区,地铁的站名都叫“鸡鸣寺”,难道还不允许人家说“鸡”这个字吗?

被指控的女游客通过社交平台发声,强调与粉衣女子素不相识,无任何冒犯意图。当时一家人正在正常规划行程,全程感到“懵圈且冤枉”。

她立即用手机录像取证,并质问对方逻辑:“若提公共地名算侮辱,地铁每日播报‘鸡鸣寺到了’岂非辱骂所有乘客?”。事件未影响其后续游览计划,仍按原计划游玩玄武湖。

02.

鸡鸣寺事件还很快就衍生出一个名词,“闻鸡起诬”,这一次,估计鸡都觉得被污辱了。

鸡鸣寺被戏称为“2025年最冤景点”,工作人员无奈表示:“建寺1700多年来首次因名字上热搜”。鸡鸣寺始建于西晋(公元300年),距今1700多年,是南京最古老的皇家寺庙之一。

网友普遍认为女子反应荒诞:“地铁每天播报站名,难道是天天‘骂’乘客?” 调侃若“鸡”字敏感,则“鸭绿江”“鸡公山”等地名均需避讳。

网友“米姐在姑苏”说,“看到这个热搜哭笑不得,苏州还有个太监弄呢!难道暗否谁是太监了?”

03.

其实地名这件事真的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在当年或许都有一段典故。

远的不说,就说北京这座首都城市,其实很多地名起得就非常有意思,外地人刚到北京估计第一次听都理解不了,但是在北京生活多年以后,你会发现,这些地名无伤大雅。

最“流氓”:奶子房、骚子营。

最“恐怖”:公主坟、八王坟、铁狮子坟。

最“吃货”:苹果园、羊肉胡同。

最“文艺”:百花深处、金台夕照、芳草地。

最“臭美”:刘海胡同、头发胡同。

最“惹不起”:炮局胡同。

最“衰”:下岗胡同。

其实下岗胡同并非嘲讽下岗被裁员的人,最开始的起这个名字时“此下岗”并非现在的“真下岗”。

原来有这样一对兄弟胡同,它们曾经一街之隔,一个是上岗胡同,一个是下岗胡同,上岗胡同平地起高楼了,只有下岗胡同旧貌等待换新颜。 下岗清代称下岗儿,1965年改今名,与上岗一样都是对于这一带地形而言的。

而公主坟这个地名,还给我们贡献了一部琼瑶的经典电视剧《还珠格格》。

海淀区复兴门外公主坟位于复兴路与三环交会处,现有公主坟立交桥和北京地铁公主坟站。1965年修地铁时才将遗骸迁出坟墓平毁,现为街心公园。这里埋葬了两位公主,一位是清嘉庆帝三女儿庄敬和颐公主,另一位是嘉庆帝的女儿庄静固伦公主。二人都在嘉庆十六年(1811年)去世。

琼瑶在一次北京之旅,她偶然经过公主坟,对该地名背后的故事产生了浓厚兴趣。经探索,她了解到这与乾隆皇帝的一位民间义女相关,这位女子身后未能安葬于皇家陵园,最终长眠于此。这段历史激发了她的创作灵感,促成了《还珠格格》的诞生。

当年,琼瑶写《还珠格格》时已经年过六十岁,有心的她听到“公主坟”这三个字可以创作出一部名著,但是有些小仙女,听到别人口中谈到“鸡鸣寺”,却想到别人在暗讽自己。

真的是道不同不想为谋,这样的小仙女,适合活在自我的世界里,估计有“被害妄想症”。

但是,有病,就去治!别出来霍霍别人旅游的好心情,给别人添堵!

本文话题:你觉得“鸡鸣寺”这三个字是对粉衣小仙女的暗讽吗?出门遇到这样的人,该怎么办?欢迎留言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