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0年国债的中标利率出来了,2.53%,比5月发行的30年国债的中标利率——2.57%,还低了0.04%。
而今天30年国债下行1.2bps,逼近2.51%的位置,离我们之前提到的,央妈的2.5%的阈值,仅一步之遥。
果然,央妈又出来了。
今天晚上大概7点,央妈旗下的金融时报,发表了文章,《如何理解债券波动》,提到了4点:
第一,和22年四季度的“债灾”做了对比,暗示现在和当时有两点很像,一是PMI都迎来了重回50%以上扩张区间的拐点(22年的9月,和今年的5月),二是债市估值明显偏高,然后迎来债市大跌。
第二,资产荒的原因是债券发行进度低于预期,但“前期少发行一些意味着后期就会相应地多发行一些,5月下旬以来政府债券发行的提速将推动债券市场供需格局的转变。”
第三,非银流动性充裕,是禁止手工补息导致的流动性再分配,但这个是暂时的,后面会回归常态。
第四,“不少业内人士提示,当前的(债券)利空因素有不少,只不过被投资者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我们期待此时投资者更需关注债券类资产的价格波动风险,守护好钱袋子”。
总而言之,经济不错,供给会来,风险不小,你看着办,我还在忍。
今天市场又传降息,所以整体债市又下了一波,表舅给大家的建议还是差不多,长债性价比不高,因为央妈的汇率压力确实很大,离岸人民币离年内新低,仅一步之遥了,所以央妈会不会无奈做出一些过激的举动,也不好说。
但短端的流动性宽松,确定性还是比较强的,表舅跟投的活钱+组合,从6月初开始,把短债的仓位,从20%,提高到了40%,近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最新的持仓如下,做了一些组合的调整,还是50万的快赎额度,大家去京东金融,搜索“表舅是养基大户”,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