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去观看电视剧《天道》,其中有一句话刺痛不少常人心
「一般人是很难实现财务自由的
由于当他们存到第一个20万的时候,就想着去买车子
存到60万的时候,就准备去买房子」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立刻就呆住了。
这难道不正好就是我以往真实的人生吗。

01
为什么普通人难以抵挡“提前消费”
从小到大我们被教导要努力念书,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然后存钱改善生活。
于是只要积攒到一点点钱,立刻就会想着到
「要不要买个能看得见的改变?,比如车,比如房,比如更体面的衣衫与手机」
那是一种本能,是社会持续向我们传递拥有才会有安全感的表现。
但是问题在于一旦钱转化成了物质,就很难再回到资金池当中继续增值了。
就像花费20万购置了一辆汽车,从这之后就开始贬值和消耗。
拿出60万交了首付,接着被漫长的房贷给吞没了。
我们把原本应该用来创造财富的种子,换成了果实,而且把它吃掉了。
表面看起来生活好像有了改善,实际我们又回到到了最初的状态。
仍然要依靠时间来赚钱,仍然为生活而烦恼。
02
我曾经也掉进过这个陷阱
毕业的第1年,我依靠做自媒体工作得到了人生中第一笔可以可观的收入。
数目是10万元。
当时我没过多思索,立刻租了个高档办公楼里的小格子间,
我心里这么想着,坐在落地窗前,我就是创业者、内容创作者、时代的追梦人。
然而实际情况是房租、电费、员工协作还有时间精力等方面
让我入不敷出,
不到半年时光内,我所赚取的钱几乎全都花光了。
那阵子,我老是在半夜难以入睡,盯着天花板诘问自身,
“这是不是我犯的最大错误?”
回过头来看的时候,那还不是最严重的错误。
真正的错误是,我原本觉得拥有更得体的外表,
就会有更强大的内在,可实际上却是相反的情况。

03
后来,我改变了一件事
将那杯看似是成功的虚荣倒掉之后
我就做了一个重要的钱投入,到我自身的成长里头去。
消耗最多的一年中,我在课程方面的花费超过两万元。
我展开了仔仔细细、有系统地学习写作、心理学以及个人品牌运营的历程。
我在思考怎样让内容具有价值,而不是追逐热点去迎合流量。
不断看书、不断输出、不断复盘,我总算是弄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
让钱生钱,永远不如让自己值钱。
成长,是唯一不会被剥夺的资产。
钱减少之后还能够再去赚取,
一旦认知有了提高,财富就会主动向你靠拢。
04
为什么我们总是急着“收获”
由于焦虑,由于惧怕落后,由于对比,
看到他人开车,自身也想要具有。
看到他人买房,自身也想要安稳。
看到他人光鲜亮丽,自身也想要被看见、被必定。
可是人生最可怕的不是缓慢,是你认为自己在往前奔跑,
可实际上却是用未来的当下虚假的体面。
电视剧《天道》里还有一句话
“穷,是一种病,病在思维。”
要是不改变认知,就算给你一千万,你也会把它花得精光。
05
普通人要如何突破?我给三个建议
不是鸡汤,是我真真切切踩过的坑
把钱花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地方
而不是去做那些空洞的面子事情
别人过得快慢跟我没关系,我就慢慢往前走,但是得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首先把现金流构建起来。
之后再去追求资产,先让钱流动起来,像房车这类东西,等自己有能力可以支撑得住的时候,再去做决定。
最后控制自身的欲望,延迟满足感。
不是叫你过得很苦涩,而是让你为了那些真正心仪的事物。
多克制一下想要冲动行事的想法,
财务自由的实质并非你具有多少钱财,而是你可以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不必为钱低。
06
给正在努力的你
我清楚你每一天都在跟自己说着要坚持
可是现实却常常给你沉重的打击
让你开始怀疑自己努力的意义
但我想讲如今你省下的钱
现在强压住的欲望
将来总会在某个时刻以不同的方式回馈给你
普通人并非不能实现财务自由
而是得从转变观念的地方开始
从当下开始
希望我们都能将手中的种子培育成参天大树
而非急着去换一个
看起来还挺好的果子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