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洞的言辞与战争:制裁如何发挥作用——以及为何制裁往往不起作用
古希腊到现代俄罗斯,制裁如今已成为政策制定者的首选。那么,为什么制裁很少能实现其目的呢?本质上最重要的事儿是确保制裁首先能带来经济损失。西方目前对俄罗斯实施的一系列制裁显然是失败的,普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继续与乌克兰展开对抗的企图。从物质角度来看,西方措施的有效性也存在疑问。
俄罗斯经济正在增长,但拜登政府认为制裁对俄罗斯军队产生了负面影响,并坚称,如果普京的军队能够不受限制地获取西方技术,其杀伤力将更加强大。上周,美国及其七国集团伙伴宣布大幅扩大对俄罗斯及其支持其战争经济的实体的制裁,同时也默认当前的措施需要改进。
制裁改变外国政府政策的例子少之又少。第一次海湾战争后,美国对伊拉克实施了严厉制裁,导致萨达姆在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被拆除,但布什政府却相信,这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只是被更好地隐藏起来了,美国以此为借口在2003年入侵了伊拉克。
美国主导的制裁也有助于说服伊朗坐到谈判桌前,接受对其核计划进行重大限制以换取制裁解除。三年后,特朗普退出协议,协议破裂,自那时起,伊朗从至少一年前开始具备制造核弹头的能力,现在只需几周时间。
拜登的批评者认为,拜登现在可以通过暂停向以色列出售武器来行使类似的影响力,从而迅速结束加沙战争,但沙米尔的继任者、利库德集团领导人本杰明·内塔尼亚胡对美国的反制影响力比沙米尔大得多。
今年夏天,内塔尼亚胡第四次受邀在国会联席会议上发表讲话,创下了外国领导人的纪录,并威胁要把与拜登的任何分歧带入美国总统竞选中。多年来,美国经济影响力在其他方面也已减弱。与西方市场隔绝曾经对新兴经济体来说是致命的,但现在已不再如此。正如伊朗和俄罗斯所发现的那样,如今有多个快速增长的经济大国,如中国、印度、土耳其和巴西,不愿简单地听从华盛顿的指引。
大西洋理事会跨大西洋安全倡议高级研究员伊丽莎白·布劳表示:“过去 35 年我们看到,由于全球化,一些过去相当贫穷和无足轻重的国家现在变得强大了。”各方面都失败的制裁政策案例不胜枚举。最引人注目且持续时间最长的例子是美国对古巴的制裁,四分之三世纪以来,制裁未能摧毁哈瓦那的政权。
这一制裁之所以能继续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的政治性质。美国国会对战争几乎没有控制权,但它可以根据选民的意愿实施和维持制裁——而且国会的制裁一旦实施,就很难取消。
制裁通常是为了惩罚外国和个人而实施的,并不是希望政策取得成功,而是因为不采取行动是不可想象的,例如在反人类罪的情况下。“即使没有取得切实成果,发出信号仍然很重要,”曾在拜登白宫第一年担任国际经济高级主管的彼得·哈雷尔表示。“有时在外交上,你想发出谴责的信号。”
在空洞的言辞和发动战争之间,它往往是政策工具箱中唯一的中档选择,就像是让每项工作都看起来像钉子的锤子,因为没有其他选择。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每一届政府最终都会使用比他们想象的更多的制裁措施。
“拜登上任时表示,将对制裁的使用进行审查,我们将更加谨慎地使用制裁,而拜登最终使用制裁的次数比任何其他总统都多。”这也侧面说明制裁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毫无意义,仅仅是表面上的强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