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极致标准
林凡三尼写字人
2024-07-03 18:35:24
24小时过去了,我还没出来。
.
错过21年上海梅奔现场,是极少后悔的我这几年年任何时候想到,都会感到生理疼痛的事。于是去年南京还有昨天的北京,都不可能再错过。昨晚上出了场馆,流入五棵松熙熙攘攘的人海,脑袋里8+2+8的拍子打着底,远远近近闪烁着的霓虹都变黑白,又恍然又清晰。直到远处一位北京乐迷,看到我身上重塑logo黑T,竖着大拇指大声喊了句:“您zhei衣服好看,没毛病!”,那一瞬间才真出来了。双腿突然迈不开,要散架。
.
一直以为对重塑的情感算是智性恋,昨晚在现场,前九十分钟像被一只巨手摁在座位上,完全不能动弹,一处处的局部投降直至休克。相较于一年前的南京,这回没疯也没上天。三位姿态礼貌,完全知道在发生什么,用个时髦的词说就是“硬控“,且各有各的控法。头上场馆的顶,被他们造的金钟罩替代,身在其中的我,本能且纯粹的用身体回应,在各种维度触发链接,滋滋作响。
.
Three-Body开场,黑暗中di一个音符响起,太空宏大而冰冷的降临,疏离又神秘。当华东的面部在两侧屏幕以灰蓝调出现,并刻意处理成电磁波干扰下的错位畸变,立刻引发一身鸡皮疙瘩。那些原本模糊不清窃窃私语的碎嘴在现场听起来格外清晰,带领自己进入微观世界,成为《三体》中大刘笔下爬在墓碑上的褐蚁。
.
依然是Sound For Celebration结束。一年前南京在看台,是置身事外的上帝视角。当光束打向内场时,联想到这首歌的创作背景,看到一张张朝圣者的面孔,内心充满悲悯和对世界和平的向往。这回身在内场几乎是正中间的16排9号,仰起头迎接那光,黄锦的鼓一声声击打灵魂,如同当年站在四千米海拔的雪山峰顶上,直面眼前此起彼伏的雪崩,耳膜轰然,血脉涌动,呼吸清澈,内心平定。
.
重塑在我心里,如同挚爱的巴赫,如果用视觉语言去形容,一面像是四方连续图案,规整、无限延伸;另一面,像是有只手穿过弹奏中的竖琴的琴弦,生生的掏出我的心,眼见着淋漓,却不觉得疼。
.
I've seen things you people wouldn't believe。
下一场,广州见。
.
▲ 𝟐𝟒.𝟎𝟔.𝟎𝟗 北京|P1-P9
▲ 𝟐𝟑.𝟎𝟖.𝟎𝟓 南京|P10-P18
.
0
阅读:1
清风,挽忆
理解这场疯的定义了,原来如此
环游全世界
你这文字的力量真的是如雷贯耳!
wein
忘记说了 照片拍的太好了 每一张都有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