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青轩第二遍|太多想法迫不及待要实现
林凡三尼写字人
2024-07-04 00:36:33
两天前开始画自己的di一张中国画《来青轩》,过程中有很多的感受都一一记录下来。还未画完,就想着一定要再来一遍,把想到的都试一试。正好老师让用的碳条到了,于是迫不及待便开始。
.
上一遍已经感受到新手才有的飞速进步,收笔时已经不是开始的那个自己。这一遍画完,拿出两遍对比,更是肉眼可见的长进。相较于写了一个多月的沈度,在细微处斟酌徘徊,这种大幅度的进步真让人欢畅。
.
这一遍给自己的奖赏是,每画一会儿,感觉疲惫时就读一读《无尽藏》中的画。作为完全的小白,不知八大,亦不知文征明,和他们相遇时那种巨大的喜悦,带来的战栗感真是难以言喻。策展团队用了真心真功夫,在心里跟庞欧老师握着手鞠了好些躬,精神食粮给成这样儿,又能被我遇上真是幸运。
.
♣ 修正进步处
❍ 整体惜墨,留余地
❍ 树干的笔意,先前是“电线杆”,光溜溜,一根线通到底;这回心中先有一颗树,落笔便有了刻意提按、断链、枯润
❍ 树叶,跑去观察了真实的树叶,知道要分大组团、小组团,及和树干之间、和其他树之前的联系
❍ 山石的“皴”,依然容易每一笔都不自觉想要顺着上一笔画,很难笔笔方向、起收、轻重有变化,更不要提松弛,但有了这个意识会好一些,至少明白了一块石头要画哪里,即轮廓和暗部
❍ 所有的点,每一笔都坐实
❍ 远山,zui后一层的很淡的山,笔肚涮干净,探入淡墨,笔尖点一丝浓墨,笔锋朝上一笔画出来,且这一笔要大形态中给一点小抖动
.
♣ 仍要精进处
❍ 观察线条的质感、观察墨色的浓淡及枯润
❍ 整体把握,层层推进,很容易画一处画到尽
❍ 远景中,前后几层用笔的关系,前面几层表达山石的粗粝,后面表达云雾笼罩下山的润泽,对比要明显,其他组团同理
❍ 上一遍观察到的树叶的画法,已证实,还需要练
.
♣ 临《来青轩》第二遍
❍ 墨条:灯火|生松烟 & 鹿角胶
❍ 纸:半生熟古法手工纸|暄桐文房
❍ 皴擦笔:百灵|出锋2.6cm口径0.7cm
❍ 勾线笔:点绛唇|出锋1.8cm口径0.5cm
❍ 晕染笔:中白云|出锋3.0cm口径0.7cm
.
0
阅读:0
羽酱
凡凡太有灵性了
Simple悳dj
第二遍构图完美,空间感有了
短毛胖
🐸❗️🐸❗️❗️🐸❗️❗️❗️起步即巅峰,身手就不凡!我要拖住下巴来看凡凡出品,生怕掉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