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后,六国百姓是否向往去秦国呢?篇幅有限,只举一例。商君书中有一...

恒宇的地缘历史 2024-07-06 06:13:48
商鞅变法后,六国百姓是否向往去秦国呢?篇幅有限,只举一例。商君书中有一篇《徕民篇》可以反应当时的情况。这是一篇秦国大臣写给秦王阅读的政论文章。核心主旨是劝说秦王改变政策,对民众好一点,不要控制和汲取得太狠,以吸引六国百姓投奔秦国,增加秦国的人力资源。 文章有这样的原话:“意民之情,其所欲者田宅也,而晋之无有也信,秦之有余也必。如此而民不西者,秦士戚而民苦也。”大意是民众有一种天然的性情,是想拥有自己的田宅。三晋各国的田宅不够分配是确凿的事实,秦国的田宅大量多余也是确凿的事实。如此,民众仍不愿西来,就是因为在秦国做“士”非常惨、在秦国做“民”非常苦。 这份奏折出现在长平之战后,此时的秦国势力已经如日中天了,秦地地广人稀,又有商鞅制定的军功爵禄制度。理论上说,韩国和魏国百姓应该向往大秦才对,那么为什么他们不愿意投奔秦国呢?这位秦国大臣自己都表示:秦国百姓过得太艰难了。引发长平之战的原因也是上党的民众不想做秦民而选择跑去了赵国。 迄今为止,无论是从传世的文字资料来看,还是从出土的简牍来看,只有六国百姓不愿做秦民,而绝无六国百姓纷纷逃入秦国的记载。

0 阅读:273

评论列表

watch

watch

4
2024-07-06 13:26

老秦人最恨秦始皇,他们宁可追随刘邦建立汉朝。[赞][赞][赞][赞][赞][赞][赞]

brucepoon

brucepoon

4
2024-07-09 13:30

先贤理政真是思考深刻啊,可惜法家不能救秦国,秦二世而亡是有深刻的历史原因的

哇哦

哇哦

2024-07-13 12:09

秦国的制度战争时期拿军功,可以换命去上升通道,除了对外匈奴战争还有机会,国战结束了制度不合适了,还做兵员的多打工多职只一份工资的自然不好

恒宇的地缘历史

恒宇的地缘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