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镜亭|把画放进相框里,让人开心的作品感

林凡三尼写字人 2024-07-13 12:49:27
中午画完拂镜亭,正好收到前几日定制的画框。迫不及待的把画放进去,颜值立刻提三分,真是好开心!只爱实木的相框,对比了很多家,这次选的柚木质感十足,甚至还有斑斓油影,定制裁切的卡纸也刚刚好。打算再入手一个黑胡桃的,等十幅全部画完,选幅心仪的托裱了,一幅送给挚友,一幅挂起来。 . 课上老师说这一幅简单,于是拖拖拉拉好几天才动笔。起稿便发现对于初学者,哪有简单可言。勾梧桐叶子勾的七荤八素,三个人物除了没有面部表情的那位,其他一个画成了熊猫眼,一个嘴角歪着笑,真是对不住。一直惦记着要系统的临《芥子园》,这一幅画里的石头和树干依旧参照了书中的画法,之前画过的草屋顶、柳树也有明显的进步。 . 画完望了半晌,感叹,什么时候才能把握住一点点气韵呢。 . ♣ 体会 ① 石 ❍ 染花青墨更偏向墨而非花青,灰调中偏冷调,而非蓝调降低饱和度 ❍ 下手轻而松,多画几遍,不要急于求成 ❍ 左部石头氤氲的湿气,先湿笔淡墨打底,再叠加,再渴笔浓墨提出明暗 ❍ 每一遍的用笔都应该像《芥子园》山石卷中的范例,有笔法而不是描 . ② 梧桐 ❍ 染色边缘处控制好水分,把笔提起来染很有效 ❍ 细看原作,并非几个大区分深浅浓淡,而是每一片叶子都有变化 . ③ 柳 ❍ 因为实在没把握,这回干脆清水把要染的部分先打湿并扩大了边缘,再染,若隐若现边缘也很自然,满意 . ④夹叶 ❍ 画的太板心太急,导致表达三维空间的画面中出现了二维平面的树 . ⑤人物 ❍ 轻之又轻,细之又细,慎之又慎 . ⑥背景 ❍ 两色交界处,一定要等干了再染第二个颜色,这回前景的石头和平台便串色了 . ♣ 下一遍精进处 ❍ 梧桐勾线太实太柔,用心体会,表现出隐约闪烁着的硬硬的拙味;叶子尝试浅色湿染,在局部加深让每一片都有变化 ❍ 人物表情慎重落笔 ❍ 要淡 ❍ 夹叶画出疏密远近枯润及方向的分别 ❍ 心放松才有精神面出来 . ♣ 拂镜亭 ❍ 起稿:炭条 ❍ 墨:灯火墨条|生松烟 & 鹿角胶 ❍ 纸:煮锤半生熟宣纸 ❍ 皴擦笔:百灵|出锋2.6cm口径0.7cm ❍ 勾线笔:水仙|出锋1.8cm口径0.6cm ❍ 晕染笔:白云大中小一套 ❍ 颜料:花青·赭石·藤黄|庆年堂 ❍ 用时:9h|起稿1h 勾线3h 染色收尾5h .

0 阅读:0

评论列表

hunhannnine

hunhannnine

1
2024-07-14 10:58

好看耶!

小女孩

小女孩

1
2024-07-14 11:00

画框让作业有了仪式感要是十幅都框起来,挂整面墙也很震撼吧

寶梨

寶梨

1
2024-07-14 11:10

梧桐叶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