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向你借钱,只要你说出这三句话,他就不借了,还不伤感情有这样一句话:谈钱伤感

葡萄君给你讲 2024-07-14 15:09:02

任何人向你借钱,只要你说出这三句话,他就不借了,还不伤感情

有这样一句话:谈钱伤感情,谈感情伤钱。

大多数人深知钱的重要性,却又被感情捆绑着。

相信很多人都有“不借吧,没感情,借吧,感情没了”的经历,心里明明不想借,嘴上却又答应了。

并不是钱多得花不完,让别人分担着花一点,而是太重感情,怕拒绝会伤了感情。

大概是5年前,有个十几年没联系的初中同学,找我借了差不多半年钱,最后,我实在没扛住还是借了,他承诺用两个月还给我,结果现在都5、6年了,还是我父亲生病住院,他还了3000元。

当时,他想借2万,我没有同意,找各种理由拒绝,但是,他隔三岔五联系,无奈之下,我借了6000元。

借的时候,考虑到和他是从小认识的,两家父母也相识30多年,即便他不还,还可以找他父母,而且也就6000元,不还损失也不大。

后来把这件事给我妈讲了后,我妈去找他父母说这句,他父母表示,儿子长大了,他们也管不了。

我的这个“被借钱”经历,损失还算小的,身边有几个朋友,钱借出去了,要钱时,扎实体验了“要债是孙子”。

所以,谈钱伤感情,谈感情伤钱。

即然两者都是要伤感情的,不如想想如何拒绝,既不用借钱,又不用伤感情。

如果是不熟悉你家人的朋友借钱,可以告诉他:自己和老公的钱都是公婆在管,自己在家里也没啥地位。

这样说的目的,是让他知道,你手里没有财政大权,想要动钱,必须经过家里长辈同意。

一般来说,借钱的人,如果不是那种“老油条”,还是有点要面子的,自己借钱的事,不想要更多的人知道。

另外,如果你已经这样说的,对方还是强行让你去找长辈拿钱出来,那么,就根本没有在意你的处境,这样的人,也不适合深度交往,更达不到可以借钱的关系,不要也罢。

这个方法,还可以灵活运用。

比如,你是年长者,有朋友找你借钱,你可以说“我的钱都在女儿那里”,基本上,也可以推托。

如果是熟悉你家人的同学、朋友或同事,你可以说:真不好意思,你来的不是时候,上星期我家谁谁谁急用钱,家里存款都借给他了。

这么说的逻辑是,如果对方是同学、同事、朋友,她肯定不熟悉你的亲戚,比如表姐、表哥之类的。

再或者,同学未必认识同事,同事未必认识朋友,总之,就是将“锅”,推到借钱者不认识的那个人身上。

如果是你的亲人找你借钱,你可以说:我的日子你还不知道,孩子补课、公婆身体、房贷车贷,家里两个人赚的钱根本就够不用。

这时候,还可以连带着抱怨一下老公不给力、公婆托后腿、孩子不省心之类的,只要你开始抱怨了,话题就基本上在开始转移了。

这种拒绝方式,主要是看我们的“算账”能力,将自己家里的收入与支出,相对坦诚的算给对方听,如果对方还是强行让你“渴着自己去支持他”, 这样的亲人,也是君子之交罢了。

更扎心的是,钱借了,情也没了。

在这些关系中,亲人借钱,是最难拒绝的。

一方面,大家都太熟悉彼此的生活,另一方面,亲人血缘,拒绝很难张口。

但是,借钱这种事,真的是看“缘分”,借出去的钱能不能回来,真的很难说。

言而总之,拒绝借钱,无论怎么说,要自己内心坚定,不要被所谓的“感情”绑架,尤其是那些你根本信不过的人,更重要的,不要打肿脸冲胖子,自己没钱,却去刷卡借钱给别人。

并不是说谁来借钱,我们都必须拒绝。

俗话说“求急不求穷”,穷人之所以穷,穷到要靠借钱过日子,自然有些的劣势,也就是不去赚钱、不想办法改善生活,或者,不会存钱,只会花钱,这样的人,是扶不起来的,基本上钱借出去,是很难主动还回来的。

至于急,也就是家的确有非常急的事,如果关系信得过,手里也有松动,可以考虑适当借。

0 阅读:53
葡萄君给你讲

葡萄君给你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