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疯子医生坐在走廊800天,却从不接诊,同事见到她都躲着走,患者甚至都无法理解

聊聊环宇事 2024-07-25 16:15:04

这个疯子医生坐在走廊800天,却从不接诊,同事见到她都躲着走,患者甚至都无法理解。可面对镜头,她却淡定的说出这番话:除了看书就是看书,我不想浪费我的生命。为何会引发全网热议?而她所揭发的真相一经报道,却令无数国人大跌眼镜。 【来源:观察者网——《新闻调查》关注“走廊医生”兰越峰:上访初衷非“过度医疗”而为待遇】 2014 年,央视一则名为《奇怪的医生》的新闻报道,将一位坐在医院走廊的女人推到了公众面前。 她叫兰越峰,曾是绵阳市人民医院超声科主任,一位拥有近三十年经验的医学专家。 是什么让她放弃诊室,甘愿成为众人眼中的“怪人”? 答案,就藏在她与医疗体制长达数年的拉锯战中。 1963 年,兰越峰出生在四川一个小镇,从小就是父母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她学习刻苦,成绩优异,怀揣着“悬壶济世”的理想,考入了南充医学院。 1982 年,兰越峰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进入绵阳市人民医院超声科工作。 初入职场的兰越峰勤奋好学,对待病人更是尽职尽责,很快便赢得了同事和患者的认可。 短短六年时间,26 岁的兰越峰就成为了超声科主任,被视为医院的“明日之星”。 然而,命运的齿轮却在医院推行“自负盈亏”改革后,开始转向另一个方向。 “自负盈亏”制度的推行,将医生的收入与开药、检查、手术等挂钩,美其名曰“提高效率”,实则为过度医疗打开了方便之门。 为了完成“创收指标”,一些医生开始无视医德,将病人当成“摇钱树”,开大处方、滥用抗生素、过度检查等现象屡见不鲜。 面对这种乱象,兰越峰无法视而不见。 她坚持“医者仁心”的原则,拒绝为不符合条件的病人进行手术,并多次向上级部门反映过度医疗问题。 然而,她的“不合群”却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 同事开始疏远她,领导也对她施压,甚至有人给她扣上了“不懂变通”、“不识时务”的帽子。 面对压力和打压,兰越峰没有选择妥协,而是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的路——抗争。 她被调离岗位、办公室被锁,但她依然坚持每天穿着白大褂到医院走廊“上班”。 走廊,成为了兰越峰的另一个“战场”。 她在这里为病人答疑解惑,倾听他们的苦恼,也向来往的人讲述着自己的遭遇。 八百多个日夜,她就像一面旗帜,矗立在医院的走廊里,无声地控诉着医疗体制的弊端。 随着媒体的介入,兰越峰的遭遇逐渐被公众知晓,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迫于舆论压力,有关部门介入调查,最终查处了一名腐败院长,但对医院“自负盈亏”的制度却未作深究。 2014 年,在与医院协商无果后,兰越峰被以“旷工”为由开除。 她失去了工作,生活陷入困境,但她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原则和信念。 十年过去了,兰越峰的名字或许已经被人淡忘,但她不屈服于压力、坚守原则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铭记和反思。 兰越峰事件,是社会转型期制度与道德冲突的真实写照。 它警示我们,医疗体制改革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更要注重医德医风的建设,完善监管机制,从根本上杜绝过度医疗现象。 向所有像兰越峰一样坚守医德的医务工作者致敬,是他们,用实际行动守护着医疗行业的最后一道防线。 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关注医疗体制改革,共同推动中国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让“医者仁心”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0 阅读:114
聊聊环宇事

聊聊环宇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