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十二帝(5)之清世宗 胤禛——为政严明臻大治。 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年)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清圣祖玄烨龙驭宾天,传下遗诏,命皇四子雍亲王胤禛即皇帝位,越明年改元雍正。“雍正”年号的寓意,一般认为是胤禛标榜雍亲王即位是正统的、正宗的、正大光明的。雍正在位的13年里,发生了以下几件大事: 1、【雍正即位】被称为清初三大疑案之一,几百年来民间与学术界对此议论纷纷,有弑父自立说,有篡改遗诏说,有奉遗诏而立说,还有其他奇谈怪论,不一而足,纷纷扬扬,鼎鼎沸沸,延续至今,还没有一个定论。 2、【平定青海】是胤禛登基后炫耀的第一次武功。平定青海是雍正朝第一次用兵,大功可归年、岳,但胤禛宸心独断,坚决进剿,不留后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真是果敢英明,青海自此纳入大清版图,也算大功一件。 3、【逼死兄弟】显露了胤禛残酷寡恩的个性。胤禛逼迫兄弟,可谓心狠手辣,刻薄寡恩,为后世所诟病。从来权欲胜亲情,骨肉相残不忍听。如梦人生能几日,泰陵坟上草青青。 4、【诛杀功臣】年羹尧、隆科多是胤禛刻薄寡恩的再次表现。允禩集团覆灭,胤禛杀戒方开,他又将屠刀指向为他立下大功的年羹尧、隆科多。 5、【大兴文字狱】不是胤禛的发明,古已有之,但在雍正朝文字狱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6、【征讨准噶尔】是雍正朝国家统一的一次大规模用兵。 7、【十年平苗】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剿苗战争。从雍正四年起,直至雍正十三年,清廷陆续派兵镇压云南、贵州、广西的苗民起义,或进剿苗族土司闹事,前后用兵10年。 8、【雍正新政】胤禛13年来永不满足现状,励志改革创新,革除康熙末年之弊,鼎立新朝之政,他的改革力度大大超过前代。笔者将此火热的13年称为“雍正新政”。包括以下内容如下:整顿吏治、发展经济、官制改革、设立军机处等等。 胤禛被公认为有史以来最勤政的皇帝,他日理万机,早起晚睡,有时批阅奏章,通宵达旦。现代史家曾研究得出,胤禛每天的睡眠时间只有三小时,以至后来有人怀疑,雍正暴亡实际上是积劳成疾,是累死的。他一生少巡行不游猎,唯孜孜不倦于国事。在现存清室档案中,发现胤禛御笔朱批奏章4万余件,仅批语便有1000万字。 有人把努尔哈赤、皇太极、玄烨、胤禛及后来的弘历,称为 “清帝五杰”,是极有道理的。由此可见胤禛在清朝历史的重要地位。胤禛是个个性极为鲜明的奇男子,缺点突出,优点更突出,功绩远大于过错。他逼死兄弟,诛杀功臣,大兴文字狱,完全是为了维护他的统治和权威,而他的兄弟和 “功臣”,也有咎由自取之嫌,不能尽怪胤禛。 后人曾有一首诗关于雍正继位诏书的事情: 传位诏书字不清,囚兄杀弟露峥嵘。 十三年内争何事?正大光明匾后名。 #我的读书笔记##一起探索清朝史# #闲聊古时帝王#
大清十二帝(5)之清世宗胤禛——为政严明臻大治。 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
靖儿爱诗词
2024-08-05 17:32:49
0
阅读:69